
來源:溫哥華港灣 ID:bcbaynews
近日,中國國家稅務總局最新公布了《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信息公布辦法》。
《辦法》規定: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採取轉移或隱匿財產手段妨礙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稅款金額1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納稅人的納稅信用級別,將直接判為「D級」。
對於此類納稅人,稅務機關將通知出入境管理機關,阻止其出境。
此外,D級納稅人還將面臨多項懲戒措施——比如禁止部分高消費行為、限制擔任相關職務、金融機構融資授信參考等。
《辦法》將於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事實上,在許多領域,與華人密切相關的政策已經更新,小編為您梳理了關於海外華人應特別注意的幾項最新政策。都是明年1月1日實施哦。

一、在華住滿183天,境外人士也要繳稅!
新版個稅法第一條:「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滿183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其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也就是說,納稅年度里在中國住滿183天的境外人士,就構成中國的稅收居民,需以其全球所得扣稅。對於有大額境外所得者衝擊較大。

依照中國現行的個稅法下,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但居住超過五年的個人,從第六年起,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若一次離境超過30天,相當於居留不滿一年,就可以重新計算五年,達到合理避稅的作用。
然而新個稅法收緊了非居民個人在華天數的要求:一年中一次30天、累計90天的離境,被183天累計離境取代。
二、「螞蟻搬家」
中國的外匯管制真的是越來越嚴了......12月6日,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開通報了15例外匯違法違規行為,涉案主體包括4家銀行、4家企業和7名個人,總罰款金額約1700萬元人民幣。

外匯局首次披露,被通報的4家企業和7名個人的處罰信息,將納入央行徵信系統。
此次被通報的7名個人,有4人因為用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被罰,有3人因分拆逃匯被罰。
其中,吉林籍隋某涉案金額和罰款金額最大。涉案人利用173名境內個人的個人年度購匯額度,非法轉移資金高達1200多萬加元,約合6000萬元人民幣,用於買房。
根據《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第七條,這位隋某的行為構成逃匯。
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處以罰款300.9萬元人民幣。
為防範個人項下資金流動風險,外匯局規定,5個以上不同個人同日、隔日或連續多日分別購匯後,將外匯匯給境外同一個個人或機構;
個人在7日內從同一外匯儲蓄帳戶5次以上提取接近等值1萬美元的外幣現鈔;
同一個人將外匯儲蓄帳戶內存款劃至5個以上直系親屬等,都將被認定為個人分拆結售匯行為,而進入「關注名單」。
中國人民銀行在2018年發布的125號文件明確指出,2018年12月1日起,公司帳戶與個人銀行帳戶超過2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交易將被重點稽查,有疑問的交易甚至要求銀行拒絕辦理。(20萬人民幣,連4萬加幣都不到啊...)
這也是中國央行首次重點稽查公司帳戶與個人帳戶大額資金往來的問題。該文件同時對2018年12月1日後公司帳戶的各種操作進行了更清晰的規範。
三、不文明旅遊留記錄 出行將受限!
在國家旅遊局發布《國家旅遊局關於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後,如果有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也將被列入「黑名單」。
根據規定,「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信息保存期限為1年至5年,在此期間,個人信用記錄和出行都將受到影響:
1、旅遊主管部門可以將旅遊者的相關信息納入不文明行為記錄,向社會公布,並向公安、海關、檢驗檢疫、邊檢、交通、金融等部門和機構、行業組織及相關經營者通報。
2、有關部門和機構、行業組織、經營者可以根據職責權限在徵信系統中記錄,採取在一定期限內限制出境旅遊、邊境旅遊、參加團隊旅遊、乘坐航班等懲戒措施。
3、對於列入「黑名單」的遊客,景區可以進行限制或拒絕。
2018年9月底,文化和旅遊部最新公布了一批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三名遊客「光榮上榜」。
其中,河北遊客王某、張某在馬來西亞水上清真寺的矮牆上跳熱舞,違反了當地宗教禁忌;

湖北遊客彭某在大理市遊玩的過程中用兒童玩具擊傷紅嘴鷗。

根據相關規定,三名遊客被納入旅遊不文明遊客記錄,期限均為3年。截至目前,已有35人被納入旅遊「黑名單」。
四、信譽不好有案底 再申簽證頻遭拒!
據加拿大聯邦法院公布的資料,楊某的女兒在2011年從中國移民加拿大,並在加拿大結婚生子。

同一年,楊某夫婦第一次遞交了臨時簽證申請,想赴加拿大看望女兒女婿和他們的兩個孩子。
然而,簽證官拒絕了楊某夫婦的申請。在其後的七年里,他們又連續申請了11次,但是都遭拒絕。
老人心裡又氣又委屈,2017年3月,在女兒和女婿的幫助下,楊某夫婦以「簽證官做出錯誤決定」為由,一紙訴狀,將簽證中心告上聯邦法院。
2018年3月,聯邦法院判定楊姓夫婦敗訴,簽證中心拒簽理由充分,法庭將不會推翻簽證官的決定。
原來,這家人在誠信上有前科。根據法庭出示的證據,這對夫婦的女兒在加拿大有不良信用卡記錄,女婿還有犯罪記錄,二人信譽度都較差。
出了長居海外的信譽很重要就連短暫停有不同國家,信譽也是不可以有任何污點的
張先生一家曾多次出境游,每次簽證都順利通過,可今年再去美國,面簽了兩次後,仍然拿不下來。明明各項材料一應俱全,回答的時候遊刃有餘……張先生一家百思不解。
後來經人點撥,張先生才記起,一年前去澳大利亞旅遊時,曾在當地出過一點交通事故,沒有按照當地規定來處理,被警方扣了車。
沒想到,在澳大利亞的經歷居然會影響去美國的申請。
注意!美國與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共享簽證信息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去過以上國家,並留有不良記錄,會在多個國家的使領館簽證處和移民局被匹配和關聯。
五、偽造海外學歷 教育部出手打假!
2018年4月8日,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發布公告稱:
為維護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的嚴肅性,褒揚誠信,懲戒失信,即日起在中國留學網開設專欄,對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申請過程中查處的失信行為進行公示。

公示顯示,共202人在留學服務中心覆核中,被查出在申請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時,所提交的認證申請材料包含虛假、偽造或無效的信息資料。
目前,留學服務中心已從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查詢系統中撤銷了該等申請人所持認證書的查詢結果。
同時,留學服務中心向該等申請人發送了「返還已撤銷認證書」通知,失信人寄回原認證書後,才能取消公示。
除此以外,留學服務中心還公布了72位申請人在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過程中提交虛假申請材料或不實信息的行為。
每個人的姓名後都被詳細記載了該人員在申請何所學校、何種學位時,偽造了何種虛假信息,失信行為一覽無餘。
除了這些全國性黑名單的項目之外,關於前段時間吵得很火熱的代購法也有所改變:
根據媒體報道,中國將從明年1月1日起,調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提高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商品限額上限,擴大清單範圍。

限制每人每年提高至26000元
將年度交易限值由每人每年20000元提高至26000元,今後隨居民收入提高相繼調高;
將單次交易限值由2000元提高至5000元;
明確已經購買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不得進入國內市場再次銷售。
此前,單次交易限值定為2000元時,對消費者來說,2000元以內可以享受零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徵收,而超過2000元額度的部分則不再享受稅收優惠,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等均按法定納稅額繳納。新政實施後,明年起5000元以內都可以享受零關稅。
而提高年度交易限值意味著每人每年「海淘」的額度將提高至26000元, 26000元以內免交關稅,超出將要繳納嚴格的關稅。
商品清單新增63個稅目商品:
將部分近年來消費需求比較旺盛的商品納入清單範圍,增加了葡萄汽酒、麥芽釀造啤酒、健身器材等63個稅目商品;
根據稅則稅目調整情況,對前兩批清單進行了技術性調整和更新,調整後的清單共1321個稅目。
對於清單商品的選擇,也是依據近年來消費需求比較旺盛的一些商品,並從降低監管風險的角度,儘可能選擇滿足過渡期後監管安排中監管要求作出的考慮。
目前能夠享受到這個政策的有15個城市的消費者,目前是一些沿海城市,但是從明年開始會增加,北京、南京、武漢、廈門都會增加進來,但基本上還是一二線城市。

以上變化沒注意的華人朋友們今後可就要注意了!畢竟上了「黑名單」丟人事小,給生活帶來的不變可就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