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為周末傍晚的烏節路街景。我國尚未進入解封第三階段,上周末(右圖)已有大批民眾湧入商場購物,享受周末時光,與5月時(左圖)冷清的烏節路形成鮮明的對比。(紅螞蟻製圖)
作者 畢可憂
年底的天氣越來越冷,但是再冷也不應該比烏節文華酒店履行居家通知的人群爆出來的疫情疑慮更冷啊。
這幾天,不少國人都被這條新聞嚇到了。除了最初爆出來的13個人確診,後來又證實還有三個人確診,另有三名酒店職員的血清呈現陽性。衛生部正在調查原因,不排除是文華酒店發生的傳播。

烏節文華酒店爆出多宗冠病確診病例,目前被令暫時關閉。(海峽時報)
眼前的真實世界是到處都傳出新一波的疫情,英國的變種病毒株消息讓全世界嚇壞了,忙著對它封關斷絕來往。英國人的聖誕節和跨年氣氛大受打擊,就不知道有多少英國人會反思不認真阻絕疫情蔓延的悲哀。
回想年初疫情剛發時,首相詹森還提出不走封關阻絕病毒的路,而是要走一條任由病毒傳播到全民自然免疫的路,還呼籲英國民眾,準備犧牲多少萬條性命達到這個目標。
現在不但證明這套理論荒謬、草菅人命,連病毒有多毒都沒有搞清楚,全世界幾乎已經沒幾個醫學家會認同這套理論了。

英國出現傳播力更強的新變種冠狀病毒,政府宣布周日(20日)起加強英格蘭東南地區和首都倫敦的防疫措施,當地的疫情警報級別提升至第四級,早前因聖誕節而公布的五天放寬安全措施計劃也取消,所有非必要店鋪將會關閉。倫敦大批民眾在封城前坐車離開,場面猶如逃難。(網際網路)
除了英國,鄰近新加坡的香港、韓國、馬來西亞甚至台灣,都爆出新的疫情發展,更令人擔心這個冬天也不好過。所幸,現在疫苗已經出來,大家的心比較定一點,不再那麼七上八下,不過疫苗的功效能多大程度抑制病毒的擴散,實在沒有人敢講得太早。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22日)公布新增一起本土和三起境外移入病例,終結253天無本土冠病的紀錄。(路透社)
新加坡前天也爆出29起輸入病例(其中21人是新女傭),算多的。
接下來又準備第三階段解封,又是年底消費季節,最近走到哪裡都是人潮,一方面欣喜日子終於接近正常,另一方面卻擔心疫情反覆再度回到新加坡。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現在很多公共場所已經不像疫情高峰期那樣,經常消毒。例如,公共運輸工具的把手、按鈴、座椅,不知道多久才消毒一次,公共電梯、門把,估計也沒有經常消毒。
最值得關注的是,最多人潮共用的小販中心、食閣的桌椅,人坐人走,都不見有人及時擦拭、消毒,好像根本沒這個需要一樣。

最多人潮共用的小販中心、食閣的桌椅,人坐人走,都不見有人及時擦拭、消毒,圖為麥士威熟食中心。(法新社)
我還注意到,一些酒店在轉移居家隔離的人的時候,幫忙搬運行李的員工的防疫非常簡陋,除了口罩,連手套都沒有!萬一那些行李帶了病毒呢?是不是太輕忽了?!
這些防疫的大小工作,我覺得各個有關部門真是不能大意!
當初,我們因為輕忽而錯過及時對客工宿舍的防疫工作,現在千萬千萬不可重蹈覆轍,不可因為疫情好轉而疏忽公共場所的消毒和清潔工作。
單單戴口罩是不夠的!不要忘記,病毒最可能由外界輸入,而放眼四看,我們還真是危機四伏啊。
但是我們是小國,不能不開放邊境,那麼除了一再提醒民眾注意衛生、安全距離、減少群聚,整體國內公共環境的衛生和清潔管理,還是一定要繼續抓緊,抓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