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面積只有556平方公里,自然資源貧乏,過去農產品不能自給,甚至連沙石、水、食品都需要進口。那麼現在新加坡的農業是怎樣的呢?
新加坡雖然沒有農業發展背景,但非常重視農業向高科技、高產值方向發展。新加坡比較有特色的都市科技農業產業有五個:1.無菌雞蛋產業。2.水耕法或氣耕法蔬菜栽培。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個在熱帶國家以氣耕法來種植蔬菜的國家。3.高科技水產養殖。4.細胞移植法培育花卉-新加坡已成為 世界第二大剪枝胡姬(蘭花)出口國。5.工廠化食用菌生產。通過採取現代化集約的農業科技園或生物科技園發展模式來保障食物 供應 、增加農 民收入 、改 善城市生態 、提供觀光旅遊,新加坡的都市農業取得巨大成功,和荷蘭、德國(都市農園)、美國及日本(體驗農業)的都市農業模式一道成為當今世界城市農業發展的典範。

未來新加坡農業發展有兩個方向會大有作為。第一個是積極探索垂直農業,也就是空中農場。新加坡島,地價高昂,垂直農業也許是最為可行的選擇,可以借鑑美國的AaeroFarm的成功經驗。在此基礎上建立「立體城市」包括屋頂農業和室內農業,形成與建築空間結合的立體農業,從而創造可持續發展的都市生活體系。中國不久前在西安和溫州已經開始了類似的實踐,其中就有新加坡公司的影子。第二個是積極對國際農業進行投資,特別是在鄰國建立自己高標準的農業基地。五年前新加坡已經與中國吉林省開始建立中新吉林食品園區的合作,這是中新農業合作的重要平台,契合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建設高質量安全體系,生產優質農產品、品牌農產品,不僅對中國農業生產發揮導向和示範作用,而且必將有益於新加坡自身農業的發展。未來新加坡農業發展有兩個方向會大有作為。第一個是積極探索垂直農業,也就是空中農場。新加坡島,地價高昂,垂直農業也許是最為可行的選擇,可以借鑑美國的AaeroFarm的成功經驗。在此基礎上建立「立體城市」包括屋頂農業和室內農業,形成與建築空間結合的立體農業,從而創造可持續發展的都市生活體系。中國不久前在西安和溫州已經開始了類似的實踐,其中就有新加坡公司的影子。第二個是積極對國際農業進行投資,特別是在鄰國建立自己高標準的農業基地。五年前新加坡已經與中國吉林省開始建立中新吉林食品園區的合作,這是中新農業合作的重要平台,契合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建設高質量安全體系,生產優質農產品、品牌農產品,不僅對中國農業生產發揮導向和示範作用,而且必將有益於新加坡自身農業的發展。

中國未來城鎮化發展需要借鑑世界不同的都市農業發展模式,新加坡模式對中國三大都市圈,即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都市農業發展具有借鑑意義。一是都市農業基地成點狀或片狀分布,二是蔬果生產占主導地位,三是農藝生產設施先進,四是有都市觀光、 休 閒、體驗農業等多種形式 。

美國政治學家塞繆爾·亨廷頓稱讚新加坡都市農業的發展使其贏得「花園城市」的盛譽,可謂21世紀城市的榜樣,新加坡也必將繼續引領世界都市農業發展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