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博士出示他收到指他獲得「盈利」的電郵。
(新加坡26日訊)八旬博士誤信網上比特幣投資騙局,投入近700元(2100令吉),結果對方以近5萬元(15萬令吉)利潤為餌,騙取他的密碼,轉走2萬7000多元(8萬1000令吉)。
苦主陳博士(80歲)受訪時表示,他本月23日從網上看到一則廣告,指一名富豪及數位藝人,皆通過投資比特幣賺取豐厚利潤,讓他躍躍一試。
「由於最低只需投入250美元(1025令吉),我覺得不妨一試。我點入連結後,發現那是一個自動的比特幣交易平台,即使沒有任何技術或是經驗,也能從中獲利。 」
他當天按照指示,在平台註冊後,隔天就陸續接到來自英國、瑞士及馬國的來電,對方自稱是服務人員,來了解他的投資情況,過後就指他已開始獲利。
「短短一天的時間裡,我的帳戶就顯示賺取將近5萬元。」
隨後,由於「利潤」必須轉進銀行戶頭,服務人員向陳博士索取一次性密碼(OTP),以完成轉帳手續。
「我不虞有詐,將收到的密碼告知對方,結果數次轉走2萬7000多元(約8萬1000令吉)。」
他表示,他到了傍晚時分才心覺不妙,查看信息並聯絡銀行,而銀行指錢已轉進一家在奈及利亞註冊的公司帳戶。
警方受詢時證實已接獲投報,調查工作在進行中。

為避免讓更多人誤墜陷阱,陳博士(右)向記者(左)分享自身的經驗。
5分鐘索取3次密碼
博士指對方使用高壓手段,一天狂打10多通電話,5分鐘內就要了3次密碼。
陳博士指出,對方稱由於利潤過高,需分成幾次來轉帳,於是多次向他索取一次性密碼。
「過程中,對方連續兩次稱收到的密碼已逾期,必須重新發送,我因此提供了一次性密碼3次,但實際上,對方已成功利用這些密碼,分3次轉走逾2萬元。」
他透露,隨後對方繼續用這種伎倆,之後又6次索取密碼,騙走逾2萬7000巨款。
他說,對方一直採取高壓的手段,一旦他沒有接電話,就會立即發信息及電郵。揭發騙案後,他屏蔽了這些電話,對方卻轉用本地號碼聯絡他。
陳博士說,案發後,他上網查看資料時,才發現網上已有富豪發布聲明,指不曾參與這類活動,同時也有不少人發表受騙上當的訊息。
他說,由於這個詐騙網站非常真實且正規,因此他希望通過分享自身經驗,避免更多人誤墜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