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馬來西亞發布鮮雞出口禁令。隨後放寬條令,允許更貴的甘榜雞跟烏雞出口。
雖然這能止得了新加坡的暫時之渴,但畢竟不是長遠之計。
比如新加坡做餐飲的,各種雞飯檔位,成本一旦推高,則最後還是消費者來承擔。

圖源:serious eats
不能長久,新加坡就只能另尋新的供應來源。
於是就找上了印尼。
新加坡批准從印尼進口雞肉
網友大呼解氣!
6月30日,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在社交平台上發布消息,表示:
新加坡目前已經批准從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進口雞肉,印尼也是其中之一。
這將讓新加坡在使食品來源更多樣化、增強食物供應韌性的努力上再邁進一步。
不過,全球供應將繼續面臨不確定性。

圖源:海峽時報
新加坡必須做好心理準備,應對更多供應中斷和價格波動。
「在政府進行長期規劃和積極行動以保障我國食品供應的同時,消費者和食品行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通過靈活地選擇食物和食材,並在必要時轉向其他產品或來源,我們都可以幫助增強新加坡的韌性。」
言下之意就是說,有需要的話,大家可以看情況換換菜譜。

這個東西又少又貴,大家可以嘗試新的替代品或者買其他家的貨源。
比如馬來西亞的雞肉貴,那就換換試下印尼的雞肉。
目前,進口印尼雞肉這個事情已經推動到供應商接洽談進貨價的部分。
一旦這個環節打通,那麼馬上印尼雞肉就會出現在新加坡各大超市或者市場的貨架上。

圖源:the standard (HK)
這次進口的雞肉種類包括冰鮮、冷凍跟加工雞肉,不是鮮雞雖說確實讓人感覺遺憾。
但對於新加坡來說,目前全球糧食供應鏈並不穩定,能多一個食物供貨來源,那就是好的。

圖源:CNA
非常時期非常處理,2022年的下半年,新加坡並不輕鬆。
電費、天然氣等能源費用在漲,原本穩定的食品供應國可能也陸續變得不那麼穩定。
這種情況下,選擇越多對新加坡越有利。
對於這次新加坡批准從印尼進口冰鮮雞等雞肉,新加坡本地網友是大力贊成的。
「我們已經從印尼進口豬肉了,所以不奇怪雞也從他們那裡進口了。我們必須找到其他供應來源,這樣才不會動不動就被隔壁的威脅。」

「(找隔壁的)買水,就可能被威脅關掉水龍頭。買,就會被通知停售。下一個是什麼,我們的電力。」

「現在雞肉我們就不用去依賴那個不靠譜的國家了,同時我們也可以開始從我們附近的鄰國找一找蔬菜跟水的供應源。」

「減少從馬來西亞進口吧...因為不確定下一次會什麼時候發生(類似這次的鮮雞禁令)。」

「事實上馬來西亞並沒有欠我們什麼。他們有權利決定要賣什麼東西,以及賣給誰。另一方面我們也有權利去找其他的貨源跟供應商。這個道理顯而易見......」

「這樣做得好,不能動不動不賣就不賣,因為一旦你決定離開市場,那就要承擔可能失去它的風險。」

「所以我們這樣做,會讓馬來西亞後悔嗎?」

「更多供應來源,更多選擇,更有競爭力。」

「講真,這個事情搞下來損失最大的還是那些供應商,他們也不願意,就是被束縛了。」

「這對馬來西亞的經濟跟雞場養殖主們應該是個很大損失了。」

多數本地網友對於多了一個供應來源表示非常開心。
甚至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不過還有網友覺得,雖然貨源多,選擇多,但平民老百姓買只雞也挺糾結的。
不同國家的雞都不一樣,也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不是好的那一隻......
「沒用的啦,過去兩周內我買了5個國家的5隻雞,品種不一樣,大小不一樣,還有其他區別。所以哪些品質才是好的?」

對此,椰子認為品質有一定保障,吃哪個國家進口的雞肉,就看個人喜好了。
畢竟能進口到新加坡的雞肉,可以放95%的心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