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在新加坡的都有同一個想法,就是新加坡能死不能病。
大病一次可能讓你幾年來的努力全部化為烏有,當然這是在沒保險的情況下。
現在有一個新規定就是;
2021年4月全面進入自付費。
這也就意味著新加坡將不再有醫療全面報銷的醫保計劃,但是這一計劃並不影響2018年3月前申請醫療保險的保單持有人。
這時候真的能說; 早買早享受。誰都沒想到會這樣….
所以該怎辦?
這也是為了確保民眾不濫用醫療服務,這些保險公司決定不再承保全額醫藥費。
而我們本地五家提供承保自付額和共同承擔額附加險的公司,將會要求保戶支付部分醫藥費。
意思就是說:4月1日起續約的有關附加險,保戶必須共同承擔醫藥費的至少5%。以遏止投保人過度醫療。
一不小心,一輩子努力全部打成灰
新加坡的天價醫藥費已經不是新聞,這邊也給大家幾個例子。
如果看完你覺得你口袋夠厚可以承擔的話,那恭喜你,你絕對是人生勝利組。
如果不是的話,建議您趕快替自己保一份保單吧!
案例一:
一名母親為治療癌症住進加護病房58天,醫藥費帳單竟超過100萬新元。分享出天價醫療單,轟動新加坡。
案例二:
一位男性在新加坡身體感到不適,到了醫院後,醫生建議做「心臟瓣膜更換手術」。這樣一個不算太大的手術,在很多地方其實不貴。
但在新加坡整整花了11.7萬新元!根據了解,五年的存款,幾十天花的乾乾淨淨,還欠了朋友幾萬新幣。
案例三:
澳洲來新加坡探親的婦女肚子痛,住進醫院發現是囊腫,動了個手術切除子宮。在KK婦幼醫院住院三周,住的最一般的病房,也是付了8萬元,才出院。
只能說; 就算你是百萬富翁也經不起一場重病折磨,真的是賺錢一輩子,一夜回到零!在割個闌尾都要幾萬塊的新加坡,真的是死得起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