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主宰東南亞的野心,是如何破滅的?(新加坡往事)

2021年03月13日   •   2萬次閱讀

「黑暗時代降臨在我們身上,很殘酷。回首過去,這段時間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政治教育,因為這3年半時光,我看到了權力的意義,也看到了權力、政治以及政府可以如何相輔相成。」

——李光耀談日治時期

絕地求生

1942年2月中旬,新加坡惹蘭勿剎體育場裡,年僅19歲的李光耀,正在度過一個無眠的晚上。

此時的體育場,已經被鐵絲網團團圍住,荷槍實彈的憲兵把守在出口,高台上的探照燈掃視著每一個陰暗角落。

在這個難熬的夜晚,年輕的李光耀,第一次感到人生的幻滅。

不久前,李光耀度過了一生中最糟糕的一次農曆春節。那一天,新加坡總督府的門前的米字旗被人扔進泥土中,而代表大日本帝國的旭日旗徐徐升起。

隨著新加坡的陷落,李光耀的價值觀也崩塌了。

因為出身富裕家庭的緣故,李光耀雖為華人,從小接受的卻是西式教育,英語是他的母語。直到成年,他也不會講華語。

在他的眼中,優雅的英國人一直以來是新加坡的「保護者」,為此地帶來安全與繁榮。而他的同胞——在新加坡占多數的華族,愚昧無知、只講華語,是來自落後世界的「野蠻人」。

按照今天的標準,年輕時候的李光耀妥妥的算是個「精神英國人」。

然而,二戰太平洋戰爭爆發,「馬來之虎」山下奉文凌厲的「自行車攻勢」,將馬來半島的英國人打得潰不成軍。

日軍壓城的消息傳來後,過去高高在上的白皮「大人」們,紛紛攜家眷匆忙出逃,對新加坡民眾的結局漠不關心。遠道而來的澳大利亞軍團,還未開戰就心驚膽戰、丟盔棄甲。

平日裡看似優雅的英國人原形畢露,讓李光耀徹底失望。

英軍將領白思華 向山下奉文投降

日本人接管後,留守在市區祖宅、沒有逃跑的李光耀很快接到當局命令,要前往惹蘭勿剎體育場接受安全檢查。李光耀和他的10萬華族同胞,被安排在一個小小的體育場裡。

不過幸好,陪著李光耀一同前來的僕人,在體育場旁的勞工宿舍有床位,李光耀才不至於和其他華族青年一樣風餐露宿。

躺在床上的李光耀思索著,雖然號稱「解放東南亞人民」,眼前的日本人也不是好相與的。

他還清楚地記得,就在幾天前,他為了遮陽、戴著撿來的澳大利亞軍帽,前去探望親戚,不料路上引起了日本哨兵的注意。

日本兵揮舞著刺刀,戳穿了李光耀的軍帽,並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日本兵命令李光耀跪下,緊接著一腳猛踢他的胸膛,把他踢翻在地。

日本人的粗暴,從此印在了李光耀的腦海里。

想到這裡,第二天清晨的陽光開始透進窗戶,焦慮映照在了李光耀仍顯稚嫩的臉上——他不禁為自己接下來的命運感到不安。

緊接著,體育場裡人群騷動了起來,日本人的檢查開始了。

李光耀看到,部分華族青年,被日本人搜身過後,會在左手臂和上衣上,用膠印蓋上一個「檢」字,隨後被允許離開體育場。

然而當他走上前接受檢查時,當值的日本兵眉頭一皺,命令他和另一隊華族青年站到一起,等待著接下來的安排。

聽到了日本兵的命令,李光耀頭皮發麻,他本能地感覺到大禍臨頭,因此請求日本兵准許他回到宿舍收拾東西。日本兵答應了。

抓住機會,李光耀趕緊回到宿舍躲了起來,一天半之後,他才敢重新走回檢查站。

這一次,李光耀臉上故作輕鬆,沒有引起日本兵的注意。兩個膠印蓋上之後,李光耀走出了惹蘭勿剎體育場,並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後來李光耀才知道,曾經和他站在一起的那一隊華族青年的命運。

這些人會被送到新加坡東部的海灘,離著名的樟宜監獄不遠。這些人雙手反綁,在日本兵的威逼下走向海面。隨後日本兵便用機關槍向他們掃射,還會用刺刀戳、用腳踢,確認每一具屍體已經死亡。

這場史稱「新加坡大屠殺」的慘劇,為的就是報復新加坡華人對中國抗戰的支援。

新加坡華人青年遭屠殺

然而與一般的熱血青年不同,逃出生天后,李光耀並沒有讓忿恨填滿胸膛。在他面前,更要緊的是家人的吃飯問題。

日本人占領新加坡後,物資日漸匱乏,李光耀家裡的存糧,也被日本兵劫掠一空。為了謀生,李光耀自學了日語,報名到日本電台工作,翻譯美聯社、路透社的新聞稿。同時,他還在黑市做起了倒買倒賣的生意,勉強讓一家人溫飽度日。

1944年,日本人在太平洋戰場上被美國艦隊打得節節敗退,在電台工作的李光耀感覺日本人的日子到頭了,於是便辭了職。

一年以後,兩顆原子彈在落在日本本土,在英軍打到新加坡前,日本天皇便投了降。

日軍臨走前,街上的治安景象令李光耀印象深刻。此時的新加坡雖然物資極度匱乏,但在日本人的動不動就砍頭的嚴刑峻法下,卻能做到夜不閉戶,與4年前英軍撤退時,暴民四處劫掠的境況形成鮮明反差。

以至於多年之後,李光耀制定新加坡法律時,仍能想起當年日本人的做法……

亂世梟雄

二戰結束5年後,當李光耀從劍橋大學法律系學成歸來時,新加坡已經完全變了模樣。

在新加坡隔壁的馬來半島,因抗日頗有聲望的馬來亞共產黨,此時正高舉「反殖民」旗號,和英國軍隊打著游擊戰。

在遙遠的北方,共產主義新中國成立的消息,漂洋過海,撩動著這個華人占多數的小島。

一時間,新加坡局勢波雲詭譎。雖然英國人在戰後又回來了,可是白人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形象,已經被日本人徹底粉碎。有了印度獨立的先例,人們普遍認為,英國人離開東南亞,也是遲早的事情。

此時的李光耀已經看清這一切,他有了自己主宰新加坡命運的野心。而當前混亂的新加坡政局,就是他崛起的最好機會。

不過,不會說華語、缺少民眾基礎的李光耀,仍在發愁怎樣走出邁向政壇的第一步。而不經意間,機會卻悄然而至……

1952年的一天下午,三個馬來人和一個印度人,身穿郵差的制服,到李光耀工作的律師事務所。

四人表示,他們是受當地議員推薦,向李光耀律師尋求幫助。因為郵差們英語不好,所以希望他能代表郵差工會,同新加坡政府談判,提高郵差們的待遇。

接下這個案子後,李光耀動身前往市政府交涉,不料卻碰了一鼻子灰——市政府只答應給新加坡郵差和馬來亞郵差一樣的待遇,完全不考慮新加坡郵差工作任務更重,生活成本也高。

這是李光耀政治生涯的第一場仗,只能贏不能輸。迫不得已,李光耀開始謀划著,號召郵差們進行罷工抗議。

罷工第一天早上,獲知消息的新加坡市政府,派出大批警察和辜加兵(尼泊爾僱傭兵)包圍了郵政總局,準備伺機逮捕鬧事者。

然而李光耀卻巧妙地安排郵差們第一天遠離郵政總局遊行,同時聯繫媒體,拍攝下了警察與軍隊嚴防死守的照片,發到當地報紙上。

報紙上還刊登了郵差工會的聲明:「為了避免和武裝警察發生衝突,第一天我們不在郵政總局遊行。當我們表明了意圖、不致因誤會而發生危險後,遊行將會恢復。」

這下一子,市政府的嚴防死守和郵差們的和平請願形成鮮明對比,公眾們立刻轉向同情郵差。

罷工一周之後,郵局派件工作堆積如山,給民眾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公眾輿論反彈得更加強烈。新加坡當地馬來文、華文報紙都開始批評市政府。

終於,市政府頂不住輿論壓力,同意和郵差們進行交涉。經過6個小時的艱苦談判後,李光耀提出的要求,基本都得到了滿足。

這是1948年新加坡實施「緊急法令」(政府有權未經審訊逮捕共產黨)以來,第一場成功的罷工,沒有暴力與流血。

本次罷工的幕後英雄李光耀,被媒體廣泛報道,名聲大噪,甚至一時間被奉為工人運動領袖。

新加坡一顆政治新星,從此冉冉升起了。

借刀殺人

1954年5月13日,近千名華校中學生齊聚新加坡皇家山公園,他們在等待著學生代表與市政府的談判結果。

不久前,新加坡當局頒布了「服役法令」,要求18至20歲男性(包括學生),都得前往登記服役。

華語學校平日裡飽受市政府的打壓,這次的強制服役,更損害了學生們的讀書權力,因此華校學生普遍抵制服役令,8名學生代表前去和總督交涉。

然而,在門外等待的千名學生沒有等到代表們的好消息,卻等來了三輛鎮暴車。百餘名白人警察突然沖向學生隊伍,要求學生們解散。衝突中,數十名學生受傷,40多名學生被逮捕。

「5·13學潮」很快發酵開來,因為當局威脅關閉華人學校,衝突演化為市政府和整個華人社會間的矛盾。

當時被視為工人運動領袖、同時也是華裔的李光耀,被推舉到發聲的前線。

這一次運動中,李光耀還結識了另一個華人運動領袖——林清祥。

林清祥比李光耀年輕十歲,充滿理想主義的熱情,與馬來亞共產黨頗有淵源。

與李光耀自小讀英校不同,林清祥華校出身,在使用華語演講方面得心應手,李光耀形容他「講起福建家鄉話來娓娓動聽,姑娘們對他崇拜的五體投地」,這是李光耀所缺乏的。

工人領袖林清祥 顏值比李光耀高得多

有一次,林清祥當著4萬名聽眾的面前高昂地說:「英國人說你不能用自己的兩隻腳站起來,那就讓他們看看,我們是如何站起來的!」

作為回應,熱情的聽眾們則將握緊的拳頭伸向天空,高喊「默迪卡!」(馬來語「獨立」的意思),叫喊聲響徹雲霄。

為了實現趕走英國人的政治理想,李光耀有意拉攏林清祥,並結成政治盟友。華語講不好的他,將林視為他和華人選民階層的連接紐帶。

起初,林清祥也將李光耀視為朋友。林認為李不過是個喝啤酒、打高爾夫球的紈絝子弟,試圖用自己的革命理想引導他。

林清祥出訪英國時,還特意買了英文版小說《卓婭和舒拉的故事》給李光耀看。結果李光耀發現這是一本蘇聯人寫的宣傳共產主義的書,不置可否。

按李光耀的話來講,新加坡是不可能實現共產主義的。而他和林清祥結盟,「只是為了儘可能釣取池塘(指華校)里由共產黨人喂養大了的魚」。

無論怎樣,同床異夢的二人,還是於「學潮」的第二年,成立了「人民行動黨」(PAP),包括李光耀、林清祥在內的3位黨員,通過競選成為立法會議員。

林清祥這一年剛剛22歲,創造了新加坡歷史上最年輕議員的記錄(保持至今)。當時的首席部長馬歇爾還記得,李光耀曾向他誇耀林清祥,稱他為「新加坡未來總理」。

不過,兩個人的「蜜月期」並沒能持續多久。

隨著新加坡獨立運動達到高潮,PAP聲望越來越高。1959年,新加坡獲得自治地位,PAP在大選中一舉成為多數黨,36歲的李光耀出任總理,成為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年輕領袖。

這個時候,新加坡獨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而新加坡未來的發展道路,姓「資」還是姓「社」,則成為了李光耀和林清祥之間的核心衝突。

1961年,兩人之間的矛盾終於公開化。林清祥率領一批PAP黨員出走,另組成「社會主義陣線」(簡稱社陣),與李光耀的「反共」政黨PAP對峙。

這一次決裂,使李光耀的政治資源折損大半,許多華人選區的基層黨組織,都跟隨著林清祥離去。李光耀旗下的PAP,一度淪為少數黨。

在這個政治危機的關鍵時刻,李光耀決定使一出「借刀殺人」計。

他向馬來亞首相、巫統領袖東姑·阿都拉曼提出,新加坡願意與尚未獨立的北婆羅洲三個邦,共同加入馬來亞,組建馬來西亞聯邦,同時拜東姑為國家領袖。

李光耀知道東姑反共,他欲借東姑的手,折斷新加坡共產黨的翅膀。

起初,東姑對李光耀的提議並不感興趣。因為若華人居多的新加坡進入馬來西亞,馬來人的主導地位就會喪失。

不過李光耀對東姑和尚未離開的英國人反覆威脅,如果不進行合併,屆時新加坡共產黨上台,革命的烈火就會燃燒整個東南亞,以此向東姑和英國人不斷施加壓力。

1/2
下一頁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72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