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日漸成為許多印尼富豪設立家族辦公室的首選。(商業時報)
作者 王震宇
紅螞蟻不久前介紹過中國富豪選擇來新加坡設立家族理財辦公室(簡稱「家辦」)的增長趨勢。新加坡儼然成了中國富豪們轉移資產的避風港。
最新趨勢顯示,許多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億萬富翁,尤其是通過科技業發跡的富商,也開始「錢來」新加坡。
房地產諮詢公司萊坊(Knight Frank)近日發表的一項財富報告揭露下列數據:
目前,印尼有約630位超高凈值人士(凈資產達到至少3000萬美元,約4067萬新元);
到了2025年,人數預計將翻倍,達1130人。
本地金融管理局的預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新加坡有約400個單一家辦。到了去年年底,該數量已激增至700個家辦。
今年首四個月,金管局已經批准了100多份設立家辦的申請。

金融管理局今年首四個月批准了100多份設立家辦的申請。(聯合早報)
雖然當局並未具體列出這些家辦大戶都來自哪些國家,但市場觀察家指出,過去三年,落戶本地的印尼家辦增加了50%。
疫情推動印尼富翁轉移資產?
協助外籍人士在本地拓展業務的公司Go Global Gem,其執行長何家泉(譯音)告訴《商業時報》,疫情暴發後來自印尼的客戶顯著增加了。
他說: 「新加坡是個成熟的金融中心,因此許多印尼的貿易和商業機構,都會來到這裡進行交易。」
這些印尼富商為何瞄準新加坡?
何家泉認為,這主要可歸咎於幾大因素。
「新加坡具穩定性、有現成的人才庫、強大的金融基礎設施,一個方便經商的稅務及規管制度,也歡迎富豪將合適的人才帶過來經營家辦及管理財富。這讓新加坡成為通往東協的一扇門。」

印尼科技業巨擘私召車業者Gojek幾年前進軍新加坡。(網際網路)
上述原因其實也是許多海外富翁來到新加坡設家辦的關鍵原因。但業界人士卻認為,印尼富商除了想通過設立家辦管理財富,更希望下一代能隨之來到獅城。
何家泉指出:
「中國投資者一般出於移民目的而希望在新加坡投資。相比之下,印尼投資者則旨在讓財富多元化,而且他們有許多人也想讓自己的孩子藉此機會將新加坡作為基地。」
新加坡准許部分投資回報免稅
有趣的是,另一個吸引印尼富豪「錢來」新加坡的原因,就是這裡的免稅條例。
今年1月至6月,印尼啟動了第二次稅務特赦(tax amnesty)計劃。
在該計劃下,納稅人主動申報境外資產並將境外資金匯回印尼,可免受逃稅處罰。另一方面,納稅人若將資產存儲在國內,也可享有稅務減免。

雅加達商業區。(法新社)
該計劃促使許多印尼富翁申報他們在新加坡所擁有的資產。
何其泉說: 「許多印尼富翁主動申報資產及繳稅。新加坡的家族辦公室架構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在稅務守則(tax code)下,投資回報可享有免稅。」
由本地資金經理管理的資金,都可引用指定的免稅方案。其中,特定投資項目資金的特定收入也可免稅。
更多印尼科技界富翁瞄準獅城
有專家特別點出,印尼傳統的家族企業來到新加坡設家辦並非一兩天的事,但過去幾個月,有越來越多來自印尼的科技企業家,紛紛加入這個行列。
衛達仕凱德律師事務所私人客戶及稅務合伙人Stacy Choong就說,許多新的家族辦公室都是由「印尼的新興科技界億萬富翁所設立」。

來自印尼的Ajaib是東南亞首個投資應用獨角獸公司。(雅加達郵報)
這與投資市場的走勢其實息息相關。
何家泉認為,不少年輕一代的企業家,以及家族企業第二或第三代的繼承人,都開始探索Web 3.0科技,如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等。
他也提及,許多富豪家族也開始在新加坡設立慈善基金會,藉此投資可持續性質的項目。
「這樣的趨勢正逐步上升,特別是在後疫情時期。下來幾個月,這種趨勢有望持續增長。投資者目前更謹慎選擇與科技相關的私募投資,他們也轉而聚焦房地產、食品工業以及與農業相關領域的投資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