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行計劃中,雖然有少量公司選擇壓縮版的五天工作制,或者對於餐廳等存在季節性的企業,採取的是以年為單位衡量的四天工作制,也就是夏天旺季的時候延長營業時間,冬天淡季的時候則用縮短工作時間來彌補,但大多數公司都接受了四天工作制。(PIXABAY)
作者 侯佩瑜
蟻粉還記得英國企業去年6月進行了史上規模最大的四天工作制試行計劃嗎?
該計劃在去年6月至12月進行,英國當地61家公司的逾2900名員工,在保留原有工資的前提下減少工時,每周只工作34個小時。
來自劍橋大學、牛津大學以及波士頓學院的研究員,則負責觀察評估工作周縮短後對生產率和生活素質的影響。
該試行計劃的研究結果昨天公布了:
56家公司(占92%)選擇不恢復五天工作制,繼續試行四天制;
18家(三分之一)永久改為四天工作制;
3家企業決定暫停試行計劃;
2家仍在考慮是否要縮短工作天。
根據反饋,四天工作制讓公司的收入增加、員工倦怠率降低、員工辭職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企業收入同比增長35%,在試行期間收入增長1.4%;
儘管跨公司衡量工作效率很困難,僱主們對試行期間的生產力和表現的平均得分為7.5分(滿分10分);
員工缺勤天數從每月2天降至0.7天;
員工流動率下降了一半以上。
參與試驗的員工覺得,他們的幸福感和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都得到改善:
從壓力、疲勞、健康到個人生活,各方面都有改善;
在試行期間,男性照顧孩子的時間比女性所增加了多一倍。男性也承擔了更多育兒和家務的責任,儘管這比例不到50%;
女性在生活和工作滿意度方面的提升更大;
嘗過甜頭的2900名參與者中,無人想放棄四天工作制;
其中15%的人甚至說,給他們再多錢,也不能讓他們回到五天工作制。
行內人士指出,這項計劃進行時,參與試驗的許多英國公司其實都面臨著艱難的經濟環境帶來的多方壓力,包括快速通貨膨脹、政治不穩定和英國脫歐的影響。即便如此,還能取得如此正面的反饋,這項研究的結果是值得關注的。
這項試驗的首席研究員、波士頓學院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Juliet Schor坦言,她本來以為,想要讓公司實行四天工作制是很困難的一件事,結果並非如此。
她早前的研究已發現:
每周五天工作制不再適合現代員工的生活方式和他們得承擔的責任,尤其是必須照顧家庭者。
2022年12月,該研究所也對美國、愛爾蘭和澳大利亞的公司進行了類似的小規模試驗,得出的研究結果也相似。
當時的研究同樣發現,公司收入和員工生產率都得到了同等程度的提高,缺勤率和人員流動率也有所下降。但這些試驗的規模較小,參與公司的數量只有英國試驗的大約一半,員工數量也只有英國試驗的三分之一。
此次的研究結果可能不太準?

英國的倫敦橋。(路透社)
必須指出的是,儘管這些研究設計得很好,涵蓋了許多行業的組織,但其不足之處包括參與的企業和公司的規模都偏小,才這麼容易作出彈性的四天工作制安排。此外,公司的數量和樣本也無法代表整個行業,而且參加試驗的公司並不是隨機抽選的。
參與試驗的企業和公司是自願選擇參與,它們的領導層本來就傾向於支持更短的工作時間,也希望通過四天工作制提高生產力和員工的滿意度,所以在這方面的培訓和規劃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英國特許人事發展協會的經濟學家博伊斯早前說,英國經濟以服務業為主,因此較容易實行每周四天工作制。
但博伊斯指出,零售、餐飲、醫療和教育等領域可能面臨較大的挑戰。實行四天工作制的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衡量生產力,尤其是一些以質為重的工作。
他也指出, 最近的調查表明,許多英國人實際上希望工作更長時間,認為這是在目前生活成本上漲危機中增加收入的救命稻草。
他說, 這項試驗的目的是從各種各樣的公司收集證據,挑戰「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觀點。
而主要的癥結在於,需要提高25%的生產率,來彌補20%的工作時間,才能保持產量穩定。
他認為,除非生產率和收入等硬性指標,能和幸福感等其他指標都能保持不變,那麼這項實驗才有可能被視為成功。畢竟這個試點和實驗最終並沒有給企業造成什麼損失。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始終還是錢說了算。
不少人對「四天工作制」還是持有懷疑態度,認為少工作一天,就是每天的工作量增加,而且失去了時間安排的靈活性。
為家電提供保險和維修服務的Domestic & General執行長Matthew Crummack說,四天工作制會失去時間安排靈活性。我們認為,第五天的時候突然出現狀況不可避免,到頭來你還是得工作。
相反,疫情過後,Domestic & General更傾向於採用完全靈活的工作模式,基本上讓員工自行決定要不要回辦公室上班。
回到新加坡,獅城網民普遍對這個研究報告的結果沒有感覺。除了覺得四天工作制遙不可及之外,他們多覺得,目前的靈活時間工作安排,應該已經是許多新加坡公司能夠接受的「極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