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中午12點,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突然宣布了對當前家族辦公室政策的調整。令外界感到頗為不解的是,金管局是在12點發布的通知,但宣布的生效時間卻是2小時前的10點。
金管局發言人Ravi Menon先生表示,此次變政是為了進一步落實新加坡《1947所得稅法》中的第13U和第13O條,這兩條法令規定了在申請免稅令的標準。
金管局指出,此次對單一家族辦公室這一基金架構做出的調整,是為了提升資本配置的效率和意義,促進新加坡資產管理行業的有序發展。

事實上,此次變政可以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據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年初的報道,2022年底新加坡已累計有1400個家族辦公室,今年預計將繼續增加。
具體到法令上,此次變政對於家辦客戶來說,原本第一年的資產只需達到一千萬新幣,第二年達到兩千萬新幣規模的13O家族辦公室,現在取消了一年的緩衝期,要求第一年就必須有兩千萬新幣的資產到位。
其次,第二張EP資產管理人不再可以是出資人/架構持有人(第一張EP)的親屬,且必須擁有金融學等相關專業的學士及以上學位,CFA(特殊金融分析師)等金融從業證書或相應的資產管理經驗。
最後,金管局針對基金公司的最低資金(至少10%的資產或一千萬新幣)如何參與新加坡本地投資,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要求。

此次變政對家辦申請人來說,最大的影響便是第二位資產管理人的資質。誠然,想要找到一位科班出身,擁有投資管理經驗的非親屬作為第二位資產管理人並非易事,但候選人的範圍可以不必局限在國內。
比如,新加坡本地就有許多商科背景出身、精通中英雙語,且擁有金融從業資格與豐富資產管理經驗的專業人士。作為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他們也無需申請工作準證。另一方面,對於家族辦公室面向的客群——高凈值人士來說,兩千萬新幣資產一步到位的要求影響不算很大。因為資產除了存款以外,還可以用股票、債券、基金等流動資產的形式體現。

那麼,如果申請人仍然希望在此次家族辦公室變政後讓親屬在自己的家族辦公室任職,應該如何操作呢?
前面說到了投資管理人第二張EP的資質要求,而對於申請人親屬在內的普通高管來說,只需滿足新加坡EP打分的要求即可。
申請人需從薪資、學歷、員工多元化和本地員工僱傭4個維度參與打分,打夠40分即可提交提交EP申請,獲批後便可到申請人的新加坡家族辦公室任職。

本次變政固然使家辦的一些具體實施要求發生了改變,但也有許多不變之處。比如,家辦的基金公司至少10%或一千萬新幣的資產需投資在新加坡的要求沒有改變。此外,7月5日前向金管局遞交初審,以及初審、預審和終審獲批的申請人均不受此次變政影響。
對於有意辦理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申請人來說,只要能準備好兩千萬新幣的資產,解釋資金來源,並確認好兩位符合要求的資產管理人士,便可鎖定環球的家族辦公室申請名額。近兩周,就有多組家辦客戶成功獲批EP和對應的家屬准證,拿到了三代移民獅城的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