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樟宜機場的乘客量已恢復至前約90%的水平,今年以來,除了1和2月,今年3月起每月入境旅客皆破100萬人次,上半年入境旅客有628萬,暴漲了300%。
樟宜機場客流量已恢復90%成全球最繁忙機場之一
樟宜機場去年的國際乘客量達3190萬2000人次,在2019年冠病疫情前,就國際客流量而言,樟宜機場以約6830萬人次的國際旅客量,在全球10大最繁忙的機場中排名第七。

在今年4月發布的全球10大最繁忙機場的排行榜上,樟宜機場從前年的第95名,躍升至第九名。
原定明年重新開放的T2航站樓北側將在今年10月重開,比原定計劃提早了幾個月。
樟宜機場的乘客量會在2024年或更早前就全面復甦。
航空業大缺人,大擴招
新加坡航空業的全面恢復,也使勞動力緊缺。疫情期間,新加坡航空業失去了約三分之一的勞動隊伍,如今,已恢復近疫前近95%,去年同期,航空業的勞動隊伍只恢復到接近疫情前的近50%。

但還是需要更多勞動力,新加坡代交通部長兼財政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在航空職業展的開幕儀式上表示,接下來一年有超過4300個職位空缺待填補,發展前景明朗。
這些工作崗位包括:飛機師、機組人員、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等職位。
航空業將改善工作環境協助員工提升技能
新加坡航空領域將改善工作流程,並協助員工提升技能,確保員工能夠適應迅速變化的工作環境。
徐芳達說,「到2030年,幾乎每四個人當中就有一人超過65歲。在2010年,當時每10個人中才有一人年齡超過65歲。這對航空領域某些崗位會更具挑戰,尤其是那些體力活。」

新加坡的人口老齡化,將對勞動力隊伍產生影響,航空領域連同其他行業,會面對人力市場日益緊縮的挑戰。新加坡政府將致力使用新科技協助年長員工,例如幫助他們學習新技能,重新設計現有工作,以及利用機器協助他們完成工作。
為確保新加坡航空樞紐繼續保有競爭優勢,新加坡民航局推出航空業轉型藍圖2025,通過四大策略建立強大的生態環境。這些策略包括:建立安全和可持續的航空樞紐、機場運營的轉型、創新,以及培養未來就業能力強和具有韌性的勞動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