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位65歲的阿叔2019冠狀病毒檢測結果呈陽之後血氧指數跌破90%,女兒申訴把他送院之後
醫院卻說他無大礙,把他送回家,但他隨後呼吸困難,血氧指數一度跌到83%。
醫院受詢時回應,如果病人在分診區的檢測結果仍在令人滿意的範圍,病人未必需要住院。

(圖片來源網絡)
該病人的女兒陳小姐上個星期在Complaint Singapore的Facebook群組發文,敘述父親求醫之路上遇到的困難。
她透露,父親在上個月27日收到來自衛生部的手機簡訊,說他可能接觸到確診病患,需要進行抗原快速檢測(ART)。
父母倆當晚進行自助檢測,結果雙雙呈陽。
父母兩天後才發現需要上網提交自助檢測結果,並且在隔天到診所進行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
就在檢測當天下午,她的父親開始呼吸困難,用血氧儀檢查後發現血氧飽和度只有88%,已經到了危險水平,家人趕緊叫了救護車。
但父親告訴她,醫護人員在救護車上給了他氧氣,到了樟宜綜合醫院後,醫護人員為他進行了拭子檢測和照X光,接著說他身體無大礙,就讓他出院。
陳小姐說,父親當時身體仍然虛弱,幸好遇到一名好心德士司機,即便知道父親確診也還是願意在全程搖下車窗的情況下,載他回家。

(圖片來源網絡)
豈料,父親隔天起床,仍然感覺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更是跌到83%。家人勸他到醫院求醫,但前一天的經歷卻讓他不願意這麼做。
不知如何是好的陳小姐於是上網尋求網民意見。擔心父親情況會繼續惡化的她,在網民的建議下,決定執意再為父親叫一次救護車。
父親這次到了樟宜綜合醫院後,住進隔離病房並且接受治療,而檢查顯示父親有肺部感染的情況。
陳小姐表示,理解目前本地確診病例多,加重了醫院和衛生部的負擔,但她希望目前對於確診者及他們的接觸者的程序能夠改進,因為不少在求助路上遇到困難的公眾,都不免感到困惑、沮喪和憤怒。
樟宜綜合醫院回覆說,如同陳小姐的父親,病患被送到急診室時,醫護人員會在分診時觀察病患的生命體徵、血氧水平和呼吸頻率,必要時還會進行測試和掃描。
若結果都在令人滿意的範圍內,病患可能就不用住院,而院方也會告訴他們在家需要注意的事項。
醫院說,他們的臨床護理程序都符合全國指導原則。
針對這起個案,院方已經聯繫上陳小姐一家,了解他們的擔憂,
並在病患康復過程中為他們提供支持。出於對病人隱私的尊重,院方無法再作進一步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