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自由職業者的數量不斷增加,占常住勞動力的12.2%。為了保障自由職業者的利益,新加坡政府、職總和僱主聯合會制定了一套三方標準,規範企業與自由職業者的合作方式。

圖源:ST
自由職業者是指沒有固定僱主,而是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能或服務提供合同性工作的人。
近日,人力部在國會透露,已有2,600多家公司採用了這一標準,是2018年推出時的五倍多。
01 三方標準:公平和進步的就業做法
三方標準是由政府、全國職工總會(NTUC)和新加坡全國僱主聯合會共同制定的《與自僱人士簽訂合同的三方標準》。該標準旨在為企業和自由職業者提供一個參考框架,以確保雙方在簽訂合同時遵循公平和進步的就業做法。
該標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合同的內容和條款,例如工作範圍、付款方式、終止條件等;
合同的溝通和管理,例如雙方的責任、期望和反饋等;
合同的爭議解決,例如雙方的訴求、調解和仲裁等;
合同的績效評估,例如雙方的滿意度、改進和認可等。
該標準不是強制性的,但是鼓勵企業和自由職業者自願採用。該標準的目的是幫助雙方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合作關係,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減少爭議和糾紛,促進雙方的發展和進步。
02 採用率:從470到2600

人力部高級政務部長Koh Poh Koon在回答T許博士(裕廊GRC)的議會問題時,透露了企業採用三方標準的情況。他表示,自2018年3月推出以來,採用三方標準的企業數量從470個增加到2020年的1,800個,再到2023年的2,600個,這些企業涵蓋了不同的行業和規模,包括金融、製造、建築、教育、醫療、零售、餐飲等。
被提名的國會議員Jean See Jinli詢問是否有採用目標,以及是否對接受該標準的公司進行檢查,以確定他們是否正在實施該指南,以及效果如何。
對此,許博士說,由於自由職業者的工作性質過於多樣化,每份合同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沒有設定具體的採用目標。制定一套標準的目的是鼓勵雇用自由職業者的公司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從而使自己成為有價值的合作夥伴。
作為自己的老闆,自由職業者在與服務買家互動方面也有自己的策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自由職業者自然會選擇與更先進的公司合作。
許博士還表示,公平和進步就業實踐三方聯盟(Tafep)和職總將考慮與行業協會合作,讓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公司參與這些建議。他說,讓企業了解其背後的本質將有助於遵守合同和解決任何爭議,否則,Tafep 或三方爭議管理聯盟等機構可以介入。
03 自僱人士:占常住勞動力的12.2%

根據 2023 年新加坡勞動力預發布,約有 221,800 名正式自僱工人,占常住勞動力的 12.2%。這些自僱人士包括了計程車司機、私家車司機、送貨員、教練、培訓師、顧問、設計師、攝影師、作家、藝術家等。他們的收入和工作時間都不固定,也沒有享受到傳統僱傭關係中的福利和保障,例如醫療保險、退休金、年假、病假等。
為了幫助自僱人士應對風險和挑戰,新加坡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引入自僱人士醫療儲蓄計劃(Medisave),要求自僱人士繳納一定比例的收入作為醫療儲蓄,以備將來的醫療費用;
推出自僱人士收入保障計劃(CareShield Life),為自僱人士提供長期護理保險,以應對重大疾病或殘疾的風險;
設立自僱人士培訓支持計劃(SEPs Training Support Scheme),為自僱人士提供培訓津貼,以鼓勵他們參加技能提升課程;
建立自僱人士工作傷害補償計劃(SEPs Work Injury Compensation Scheme),為自僱人士提供工傷保險,以保障他們在工作中受傷的權益;
成立自僱人士工作組(SEPs Workgroup),由政府、職總和行業代表組成,以研究和推薦更多支持自僱人士的措施。
新加坡企業更重視自由職業者的權益,採用了三方標準,規範了與自僱人士的合作方式。這有助於建立公平和進步的就業環境,提高雙方的工作質量和效率,減少爭議和糾紛,促進雙方的發展和進步。同時,新加坡政府也為自僱人士提供了一系列的措施,幫助他們應對風險和挑戰,保障他們的利益和福利。自由職業者是新加坡勞動力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貢獻和創新值得肯定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