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的公司計劃在新加坡擴張,那麼您必須確保每位員工都獲得新加坡的工作簽證,才能保證他們在該國合法地工作和生活。至於,員工可申請的工簽類型,則取決於員工個人的技能、學位、資質、行業經驗或專門技能等。
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新加坡的3種工作簽證:EP、SP、WP。

SINGAPORE

新加坡的工作簽證由新加坡人力資源部(Ministry of Manpower, 簡稱MOM)負責審核和簽發。具體來說,新加坡的工作簽證申請需要遞交到MOM進行審批,包括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EP)和S准證(S Pass,SP)、勞務准證(Work Permit,WP)等。僱主負責向MOM提交工作簽證申請,並提供相關的申請材料和支持文件,如申請人的個人信息、學歷證明、工作履歷等。MOM將根據申請人的資格和條件,以及僱傭公司的性質進行評估和審批。審批周期通常為1個月內。一旦獲得批准,成功申請人將獲得相應的工作簽證,可以在新加坡合法居留和工作。
如果准證持有人想更換工作,新僱主必須申請新的就業准證,現任僱主則需註銷現有的就業准證。如果准證持有者獲得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或終止在新加坡務工,則需註銷就業准證。
01 新加坡的工簽類型
PART ONE
新加坡常見的外國人工作準證類型有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EP)、S准證(S Pass,SP)、勞務准證(Work Permit,WP)簡稱這三類。具體說明如下:
01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EP):
適用於高層管理人員、技術專家和專業人士;
申請人需要擁有大學學歷或同等學歷,並且平均月薪至少5,000新幣;自2025年1月1日起,普通行業的准證申請者的最低薪資要求提高到5,600新幣,對在金融行業任職的申請者,最低薪資則提高到6,200新幣;
准證申請,由僱主發起,首次申請,有效期通常為1-2年;
資格評估:根據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ASS)計分制,申請者需要獲得至少40分;
EP持有人可以合法在新加坡工作,並可以攜帶家屬來新加坡,如需攜帶家屬來新加坡,需為其申請家屬證(Dependent Pass)。
02 S准證(S Pass,SP):
適用於中高級技術工人和一些專業人士;
申請人需要擁有高職院校或同等學歷,並且月薪至少3,150新幣;自2025年9月1日起,普通行業的准證申請者的最低薪資要求提高到3,300新幣,對在金融行業任職的申請者,最低薪資則提高到3,800新幣;
SP申請,公司根據所在行業,受配額限制。製造業員工總數不超過60%、服務業35%、建築83.3%、船舶業77.8%;
有效期通常為1-2年;
S Pass持有人可以合法在新加坡工作,但不能直接帶家屬。
03 勞務准證(Work Permit,WP):
適用於低技術工人和非熟練勞工,如建築工人、清潔工等;
申請人不需要大學學歷,但需要滿足最低月薪和其他資格要求;
WP申請,公司根據所在行業,受配額限制;
工作準證由僱主發起申請,有效期需根據職業和國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WP持有人可以合法在新加坡工作,但要受到更多限制,且無法直接帶家屬來新加坡。
需要注意的是,具體的簽證類型和要求可能會根據個人情況和政策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02 新加坡EP就業准證
COMPASS評分標準
PART TWO
2023年9月1日起,新加坡將實施最新的就業准證(EP)計分制,EP申請者不僅要滿足最基本的薪資門檻,還需在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ASS)下獲得40分,才能申請EP。需要續簽的現有EP持有者將從2024年9月1日適用新的標準。
COMPASS評分有六個維度,EP申請人必須在COMPASS評估框架的四個基本項和兩個額外獎勵項中獲得總共至少40分。這些評估項從個人和公司兩個層面評估申請人的背景,具體評估標準請見下圖:

03 新加坡SP和WP
配額限制的變化因素
PART THREE
新加坡的S Pass(SP)和Work Permit(WP)的配額限制會根據以下幾個主要因素髮生變化:
01 行業類型:
不同行業的外籍員工配額比例有所不同;
如製造業、服務業、建築業和餐飲業的配額比例各有差異;
政府會根據行業發展需求適時調整相關配額政策;
02 企業規模:
企業的員工總數規模會影響外籍員工配額比例;
通常中小企業的外籍員工比例上限較大企業更高;
政府會根據企業規模適當調整配額限制;
03 經濟形勢:
當經濟環境較好時,政府可能適當放寬外籍員工配額;
當經濟下行時,政府可能收緊配額政策以保護本地就業;
04 政策目標調整:
政府會根據勞動力市場供求情況及政策目標進行配額調整;
如加強對本地就業者的保護,或吸引所需外籍人才;
05 行業發展需求:
某些關鍵行業如科技、製造業等,政府可能給予更優惠的配額政策;
以滿足這些行業對高技能外籍人才的需求;
總的來說,新加坡的外籍員工配額政策是動態調整的,會根據經濟形勢、行業需求等因素進行適當的變化。這有利於平衡本地就業市場,但相對來說,企業聘請SP和WP員工的人數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