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9月26日)中午約12時30分,新加坡武裝部隊就地引爆了武吉知馬路上段的100公斤二戰炸彈,下午1時45分再度原地引爆,成功完成安全引爆作業。

這是繼2019年11月在若錦街引爆一枚50公斤二戰炸彈後,新加坡再遇類似炸彈。上星期三警方接獲通報,武吉知馬路上段建築工地在挖掘工程中,發現了二戰遺留下來的一枚100公斤未爆炸彈,相關部門立即啟動了應急響應機制,疏散附近居民、關閉周邊道路、設置安全範圍和防護屏障等。
01 為什麼新加坡會有二戰炸彈?
新加坡在二戰期間遭到了日本和英國等國家約5000枚炸彈的轟炸,其中約有10%炸彈可能是因為製造缺陷、投放失誤、受到干擾或其他原因未能成功爆炸,而是埋藏在地下或水中。
當時武吉知馬地區有幾家橡膠廠和舊福特車廠,舊福特車廠一段短時間曾用來組裝戰鬥機,因此武吉知馬一帶成為有吸引力的攻擊目標。
根據專家的分析,該炸彈是英國皇家空軍在二戰期間投放的一種常見炸彈,叫做250磅(113公斤)的GP(General Purpose)炸彈。這種炸彈的外殼是由鋼鐵製成,內部填充了TNT(三硝基甲苯)或者RDX(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等高爆炸藥。這種炸彈的設計目的是為了造成最大的爆炸和殺傷效果,而不是為了穿透堅固的目標。
02 如何判斷這些炸彈的型號及危險度?
Blastwork Solutions爆炸物處理專家Winson Chew接受CNA採訪表示,這枚炸彈可能是日本人使用過的 「 94型 」 炸彈,識別該設備至關重要以便排爆專業人員了解其引信類型以及所需的安全方法,但也極具有挑戰性,
但被埋在地下幾十年的炸彈很有可能已經腐蝕,導致難以辨認炸彈上的文字,因此最準確的方法就是測量炸彈的尺寸。
Exploromo爆炸物處理服務項目經理Gerald Goh說,長期埋在地下的未爆彈藥往往不太穩定,處理不當,如遭到挖掘、移動、撞擊或其他刺激,可能導致意外爆炸可能會引發爆炸,腐蝕也可能影響炸彈的引信。為了確定引信的狀況,排爆專家會對炸彈進行X光掃描。
03 拆彈步驟及安全措施
新加坡武裝部隊2019年曾在若錦街(Jiak Kim Street)現場引爆一個50公斤的二戰炸彈。根據武裝部隊的拆彈過程,主要兩個步驟:

第一步、首先需要拆開炸彈的外殼,然後燒毀其主要的炸藥;
第二步、接著殘留的炸藥威力,將在壕溝內由另外的爆炸物化解。
除了疏散公眾和封閉道路,會在炸彈周圍裝置防護牆,避免危機四周建築物的安全結構,挖好壕溝後會在炸彈上方堆砌沙袋牆,以防止飛濺彈片減少炸彈威懾,當局也將檢查可能受影響的地下管道。
04 為何要就地引爆?
由於炸彈經過多年的埋藏,其內部結構和爆炸力可能已經發生變化,難以準確判斷。因此,最安全和有效的處理方式是在原地進行引爆,並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以減少對周圍的影響。
如果試圖將炸彈搬運到其他地方引爆,可能會增加意外爆炸的風險。除非能夠事先了解炸彈的具體情況,並確保炸彈的穩定性,否則不建議轉移炸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