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本康平(左)和渡邊幸義(右)在新加坡召開新聞發布會上透露,ISF NET在新加坡設立日本以外的國際總部,並將在2030年前招聘150名員工。 (ISF NET提供)
(新加坡訊)日本跨國IT服務公司ISF NET在新加坡設立日本以外的國際總部,並將在2030年前招聘150名員工,包括一群具備英日或英韓雙語能力的IT工程師,這些新聘工程師的收入將是日本的1.5至2倍。
ISF NET的主要業務包括網絡管理、網絡安全、雲端解決方案,以及為企業外包專案提供IT人員支持,目前在日本、韓國和中國擁有2500多名員工,規模在日本處於領先地位。
目前,ISF NET公司的專案80%在日本,其次是韓國。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總公司在新加坡投入1350萬美元(約萬)成立新公司,主要負責在新加坡和亞洲其他地區招募英日和英韓雙語IT工程師,然後再讓他們負責日本和韓國 的工程項目。
該公司董事長渡邊幸義連同在新加坡成立的日本以外總部總經理若本康平上周四(12月7日)在媒體會上,作出上述透露。
渡邊幸義用日語說,包括歐洲在內的很多公司正在日本、韓國等地開展業務,它們都急需招到具備雙語能力的工程師,這也讓這類人才供不應求。
「新加坡是國際人才的聚集地,是跨國公司在亞洲發展的門戶。」
他透露,該公司計劃到2030年,將員工中的雙語工程師占比從目前的10%增加到30%。屆時,該公司在新加坡的專案數量計劃也將達到30個,基本和目前在韓國的相當,約占日本國內計劃的1/10左右。
他也透露,在新加坡招募的員工將享有比日本本土員工更高的收入。對於大學畢業後新入行的工程師來說,新加坡的收入將是日本的1.5至2倍。」
根據10月公布的數位經濟報告書,各領域對科技專才的需求明顯增加,市場上的科技專才人數也從2017年的不到16萬,增加至2022年的20多萬。
要在新加坡招募到IT人才並不容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電腦科學與工程學院文勇剛教授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說,新加坡本地大學對於IT人才的供應有限,是造成市場供不應求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認為,對於日韓公司,想要在新加坡招到會說英日、英韓雙語IT工程師,可說是難上加難。
「南大大部分學生以講英語為主,從IT專業本身而言,由於該專業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用英語表達的,學習其他語言對IT並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