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當局在馬林百列私宅區實施黑斑蚊絕育計劃,當地居民申訴雄性黑斑蚊釋放太多,導致蚊子數量激增,躲藏在各個角落,居民紛紛購買蚊拍和蚊油殺蚊。
環境局自2016年起展開試驗計劃,釋放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雄性黑斑蚊。雌性黑斑蚊與它們交配後產下無法孵化的卵,從而抑制黑斑蚊數量,減少居民感染骨痛熱症的幾率。
不過,日前一名住在馬林百列奧匹拉住宅區(Opera Estate)居民投函《海峽時報》言論版,指當局多次在該區釋放雄性黑斑蚊,導致屋內蚊子激增。

魏先生說,為了應對數量激增的蚊子,他買了蚊拍和蚊油。
他指蚊子躲藏在暗黑角落,甚至可見多隻蚊子停在廁所馬桶上,也在屋內飛來飛去,因而須購買多個滅蚊器。
居民指自己多次聯絡環境局,當局人員前來調查後告知,那些都是上述計劃釋放雄性黑斑蚊,還叫他們一家人必須學會和蚊子共存。
居民疑惑當局如何判斷要釋放多少雄性黑斑蚊才是足夠的,也希望當局在釋放蚊子前能通知居民。
無法斷定蚊子性別
《新明日報》記者日前走訪該私宅區,數名居民證實,近來蚊子數量暴增,除了帶來不便,也無法斷定哪些是雄蚊和雌蚊。
居民王女士(65歲)受訪說,其實早前今年4月開始注意到蚊子增多,家裡的暗黑角落必定有蚊蹤。
她也曾聯絡環境局官員前來檢查,他們也證實那些是上述計劃的雄性蚊子。
「雖然這項措施的確能降低感染骨痛熱症的幾率,但蚊子在耳邊不斷嗡嗡叫,真的很煩人。我最近買了一把電蚊拍給媽媽,免得她在客廳被蚊子干擾。」
女傭瑪麗隆(44歲)則透露,為了應對蚊子增多,平日在家都會在手腳塗驅蚊膏,緊關門窗,防止蚊子進入。
居民魏先生則說,近兩個月家裡有三處暗黑角落開始出現蚊子,每天都可見10多隻蚊子飛來飛去。
「現在我樓上樓下各放一把電蚊拍,還買了一大瓶蚊油。」

奧匹拉住宅區的居民近來面對蚊子激增的煩惱。
環境局已派傳單告知
環境局指出,黑斑蚊計劃在新地區實行前,當局會通過分派傳單告知居民釋放蚊子的日期和時段,官網上也有這些資訊。
發言人回復《新明日報》詢問時指出,釋放雄性黑斑蚊的計劃從去年4月就已在馬林百列私宅區開始實行,目前在當地釋放蚊子的時間為星期三和星期六早上。
「居民在這些時段很可能會注意到更多雄性蚊子的出現,但這些蚊子不會叮咬人類,也不會吸引會叮咬人類的雌性蚊子。我們會繼續努力和社區溝通。」
居民不知此計劃
受訪居民申訴不知曉上述計劃,認為當局應展開足夠宣傳或事先通知,讓大家有所準備。
魏先生告訴記者,他完全不知曉黑斑蚊絕育計劃,是從記者口中才得知。
「我覺得當局起碼應該發傳單給本區居民,通知居民釋放蚊子的數量、時間和其他具體細節。」
女傭瑪麗隆則說,僱主是最近才通過報章得知該計劃已被實行,也不曾目睹官員在該區釋放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