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俗稱「車隊」,專門為各種詐騙、賭博等活動接收和轉移非法所得的不法分子,在網上公然打廣告,聲稱能為「灰產」的收入「洗白」後匯入新加坡;我國最大宗的洗黑錢案,也涉嫌用「車隊」將賭博收入轉移至該國。
《新明日報》接獲線報,指聊天軟體Telegram上有不少宣傳轉款至新加坡的「車隊」服務,有的直言是為網絡賭博以及「精聊」或「殺豬盤」(泛指網絡交友或愛情騙局)等詐騙所得進行「洗錢」。

網絡聊天平台上有不少聲稱,提供轉帳服務的「車隊」廣告。(網際網路)
所謂的「車隊」,就是專門通過地下管道,為他人轉移資金的非法團伙。而「車隊」這個稱呼,儼然是地下產業通用術語;而「灰產」意指經營非法商業活動的灰色產業。
新加坡付款服務法令在2020年初生效,更嚴厲抑制類似的地下轉錢活動。根據這項新法令,凡無照提供付款服務包括匯款服務在內的被告,一旦罪成可被判罰款高達12萬5000元,或坐牢不超過三年,或兩者兼施。
在這之前,無牌提供匯款服務的被告是在外幣兌換與匯款業法令下被提控與治罪,但這項法令已被廢除。
車隊列5規則
記者聯繫上其中一個名為「新加坡直通車」的車隊廣告,了解他們把一筆錢從外國轉到新加坡的運作流程。
對方聲稱,在新加坡擁有一家外國銀行戶頭,並保證跨境轉錢無需任何資金來源證明。該「車隊」開出8.5%的轉錢服務費(抽傭),還列出了5條規則。
規則列明,能為客戶在新國銀行進行現金存款,如果不選擇現金存款,而是要網絡銀行轉帳的話,單筆轉帳則不能超過4999新元。
另外,規則也提到,客戶會隨時收到銀行來電提醒懷疑轉帳涉及詐騙,這時客戶應懂得如何應對。
除了提供跨境賺錢服務之外,「車隊」也能在接收「黑錢」並扣除服務費後,以加密貨幣的形式付款給經營上述非法活動的團伙。
公開收購銀行卡
協助非法轉移贓款的「車隊」,一般上需要不同地方的多個銀行戶頭進行操作,以掩人耳目。為了逃避追查,他們也可能利用他人名下的帳戶干案。
記者發現,新加坡一些華語網絡論壇上就有人貼文打廣告,公開收購銀行卡。
其中一個貼文寫道:「收卡,各種卡高價回收!簽線手機 !」,除了收購銀行卡之外,還要收取他人註冊的電話號碼使用。
記者聯繫上這些買家時發現,他們的目標都是即將離開新加坡的外國人。
買家會要求賣家拍下自己的護照信息和機票截圖,然後約在他們離開新加坡的當天或前一天見面交易,等驗卡後就會付約1300元給賣家。
最大宗洗黑錢案 也用「車隊」
知情者稱,最大宗洗黑錢案的涉案者,也通過「車隊」轉移賭博所得至新加坡。
新加坡近期搗毀了大宗洗黑錢案,目前共有10人被控,涉及金額超過28億元。被當局扣押或發出禁止處置令的涉案資產,包括了超過14.5億元的銀行存款、價值超過3800萬新元的加密貨幣,以及總值超過7600萬新元的現金(包括外幣)。
綜合此前報道,一些被告涉從事網絡賭博,且被發現在新國擁有大筆非法所得的現金。
其中一名被告蘇劍鋒(35歲),在新加坡就有逾1700萬元的現金,部分或全部,是直接或間接通過遠程賭博獲利所得。
知情者告知,通常從事網絡詐騙、賭博等非法活動者,都會物色「車隊」為自己兌換和轉移贓款。
公司對公司 抽傭高達三成
知情者告知,車隊會到處收購「錢騾」的銀行卡,以及向一些急需用到錢的商家下手,把他們的公司銀行卡帳號拿來操作。
據悉,如果要找一些有公司銀行帳號,或者操作更精密的由公司對公司的車隊,會被抽傭高達三成。
另外,「車隊」在不同國家也有聯絡人,甚至能在接收「黑錢」之後,把當地貨幣的現金交給團伙的負責人。
不過,知情者也提到,網上打著「車隊」之名,向他人收錢後失聯的「黑吃黑」事件也時有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