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收緊海事業外勞政策 更多業者積極轉型冀減少人力依賴

新加坡海域。(圖:法新社)
政府宣布逐步調低海事造船業的客工比率頂限,同時增加行業的外籍勞工稅。不少海事造船業開始積極轉型,希望減少對人力的依賴。但也有行業協會擔憂,可能有更多本地海事和岸外工程企業,因人手短缺,面臨倒閉的風險。
這款自動化機器人,不但可以檢查船隻的維護情況,還能節省約三分之一的人力。
自動化系統公司執行董事兼聯合創辦人,謝采琳說:「我們的機器人使用機器智能,有些類似自動駕駛的汽車。它可以更安全和快速地協助檢查水下的設施,與以前依賴人類駕駛和操作員的傳統方式相比。」
隨著政府逐步收緊海事業的外勞政策,越來越多本地企業開始努力轉型,希望能減少對於人力的依賴。但也有業者認為,即使已經採用很多自動化系統,但船上狹小的空間,使得很多工作還是離不開人工。而且本地人才通常不會把海事造船業,作為自己職業的第一選擇。
金興岸外與海事集團執行主席兼總裁陳慶松說:「新加坡人,很多年輕的不想做這種工作,因為每天在船上又要做到很晚,在外面天氣還很熱,所以很多年輕人都不要。」
有本地海事業協會擔憂,企業找不到足夠的工人,可能只能關門結業,因此呼籲當局能加大力度,吸引本地員工加入行業。
新加坡海事工業商會,企業與生產力委員會主席蔡語嗪說:「我們大量依賴人工,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我認為這些科技不易取代人工。我們可以重新審視各所大學和理工學院裡的課程規劃,可以更平衡,不僅在學術方面 還要兼顧在職培訓。」
協會表示目前也在與當局合作,發展一個行業計劃,以抓住綠色經濟的機遇,培養更多本地領袖。新計劃將在未來幾個月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