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只有大事,也不是每個人有機會有資格做大事,反而是洗衣服這樣fundamental的小事,在條件惡劣的時候反倒是fundamentally important。在這種時候,一個除了賺錢什麼都不會的老公,對我來說遠不及一個女傭實用。
錢真的不是萬能的,世上有許多用錢都解決不了的事,且未必是大事,而磨人心志、令人絕望的也未必是大事。壓彎駱駝背的往往是一根稻草,而不是一塊巨石。
7月30日周一
學區房,走路上學。早上6:15起床,6:55 送娃上學。
去辦寬頻,兩周後才能安裝,這效率也是醉了!在上海,今天辦,兩三天後就上門安裝了!幸虧有4G,不然等兩周得誤多少事,娃爹少說「幾個億」就沒啦!——看不出來此處是什麼修辭手法的,不建議閱讀此文。
離開坡兩年,還是有些新鮮的變化的,比如銀行都變成這樣了:

我進出了兩次,以為自己走錯了,發在朋友圈讓大家猜,連好多新加坡本地的朋友都沒猜出來是銀行 ^O^
就我在現場看到的人機互動來看,並不是很靈光,噱頭多過實用性。
下午,海運的淘寶家具終於送貨了。之前擔心大多數貨物體積太大進不了電梯,所幸最後只有一床大床墊進不了電梯。送貨公司規定不允許工人走樓梯搬貨。送貨的工頭,看在就一床床墊,就2樓,訛我4個工人每人25塊,100新幣我們私下解決了。實際就兩個孟加拉工人搬的,10分鐘的事。
上海搬家公司走樓梯的加收費是每人每層每小時10元。新加坡搬家走樓梯的收費標準也差不多是每人每層每小時10新幣吧。我就單件10分鐘100新幣,那絕對是超高溢價。——坐地起價、桌下交易,哪都一樣。溢價高低取決於你有多急切或者多絕望,以及對方的良心。
中國的貨代提示,如貨物外包裝有毀損,要在拆外包裝前、簽運單前,拍照存證。而新加坡這邊的在地送貨公司更是要求除非錄像記錄確實由他們工人搬運不當造成的貨物毀損,否則他們一概不負責,也不接待質詢,一切問題找中國貨代。
經過淘寶內地運輸、再經過貨櫃海運十多天,進倉、出倉、再進倉、再出倉、最後送貨到門,貨物外包裝難免毀損,我有貨物打了木架,外包裝還是破了。這次因為大件多,外包裝毀損的貨物有點多。不過不影響使用和美觀。沙髮腳(下圖一)看起來有點磨了,但反正也不是名貴的沙發,再說是凳腳,也沒有影響平衡,並不打算追究。

貨損問題,在我決定淘寶走貨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風險準備,準備好大費周章漂洋過海買來一堆損毀的。但就我之前給自家新公寓軟裝燈具窗簾的貨代經驗來看,貨損率極低,幾乎可忽略,或者應該說,貨損率並沒有因為貨代國際運輸而明顯變高;要說跟在國內淘寶的區別,那就是收貨時間長點、交稅(7%GST,即便在坡買,也是要付的)以及沒法兒退換貨。

圖:2017年8月淘寶貨代的燈具窗簾,裝在出租的公寓里,租氣直升^O^
經歷過兩次淘寶國際貨代家裝,淘寶以及淘寶商家的誠信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穩固上升,買的家具、塑膠、布藝製品,原本擔心長時間包著在路上不能散味,但實際拆貨時完全無氣味。反倒是在新加坡買的瑜伽墊,味大刺鼻,無法放室內,在陽台放了兩天才用。當然新加坡買的瑜伽墊極大可能也是中國產的,只是我淘寶的時候,特地交待賣家我沒有時間散味,請發現貨或者散好味再發貨,也許淘寶賣家真的有聽。
記得作家六六轉發其朋友買到JD假貨的問責文章里說,這些年只有馬雲的淘寶真的在提倡「信用」,建立評價體系,鼓勵誠信買賣。我不覺得「淘寶貨」現在還是劣質貨的代名詞(是因為有拼多多嗎?哈哈),據我所知,坡上不少人裝修都是淘寶貨。不僅僅在於「價廉」,而且「物美」。
比如,下圖這種設計的床,我在新加坡沒找到。就算有賣,也許價格的數字一樣,不過數字前面是S$而不是¥(對比過很多東西的價格,真的就是這樣!)。

總結兩次「進口貿易」,我發現,如果以淘寶購入價為貨物成本價,假設1000元,運到坡上,運輸+關稅+倉儲+安裝+廢棄物處理等等這些 indirect costs,貨物總成本大約上浮20-40% 即1200-1400元,加上銷售成本(店面、人工、倉儲、運輸、水電等,這塊占比就不好說了,對我這種個人進口、淘寶直接B2C而言,這一塊成本為0),零售價1000新幣5000人民幣(1:5)即500%的售價,凈利潤至少200%吧!這樣一算,我這近40000人民幣的貨,進口過來自用,比在新加坡買,節省了十幾萬!
可是省的錢帶來的成就感遠不如賺的錢帶來的成就感,因為,錢沒有經過流通,沒有recognition, 就沒有被承認的價值。娃爹對這種「折騰」深不以為然。
其實租房的時候,也有屋主同意加租每月500-700新幣可提供家具,按兩年租期來算,等於花12000-16800新幣買兩年家具使用權。而我自己這樣裝下來,大大小小物件,差不多也要12000新幣,不過是所有權,且家裝更有設計感。
7月31日、8月1日
請了兼職工人幫我組裝家具。第一天8個小時只裝了一個上下母子鋪帶三抽拖床,師傅還把腰閃了,本來說好的是按件$50/件,我給了100。(這100新幣賺得,比起10分鐘搬個床墊上2樓那100新幣,可真是史詩般的委屈了!)剩下的全部家具,都是第二天的師傅9個小時組裝完成的,給了200新幣。(師傅預期是100一天,沒想到我給了雙倍工資,激動得瞬間疲憊頓消!)建議找專業的人干,省時省事。可惜坡上干散活的專業木工很難找,自己盯著,湊合吧。

圖:7月30日拆裝前 Vs. 8月1日拆裝後。
可惜沒有把拆裝過後、木架紙箱包裝等等垃圾清理前的畫面拍下來,那絕對更震撼!我花了大力氣,像個男人一樣,一錘一錘把木架子打散放平,方便拖出去扔,卻被告知公寓不允許扔此類垃圾,花了80新幣叫專門的回收公司來拉走。早知道就不費那個事拆木架了!我感到人生多數的勤勞都是無用功。
女傭篇
8月2日周四
收拾好了家,準備迎接我的女傭。
(這話聽起來怪怪的。我一個月前申請女傭的時候,是指望著我的女傭已經在我朋友家培訓好了廚藝,就等著我一到,和我熱火朝天一起搞生產了啊!現實竟是這般諷刺。「命運」面前,有屁驕傲,女傭還沒到,我已感覺似有一場隔空博弈且已敗下陣來,氣勢全無。)
華麗麗的,又來當頭一棒:

女傭竟然沒通過MOM(新加坡人力資源局)的面試!理由是 「inconsistencies」, 需要再次面試!
inconsistencies?信息有出入?什麼出入?她有不良記錄?中介說,應該是年齡問題,叫我不用擔心,最近常發生,反正工作準證都批了,明天二次面試只是走走過場,明天傍晚就可以領女傭了,讓我把尾款3900新幣(含女傭貸款)先交了。

——先是護照延期三天、後又在緬甸機場被扣耽誤兩天、現在又說」inconsistencies」, 前後一個月我還沒領到女傭,我對這個中介的不信任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我怎麼可能付款! 跟朋友、跟其他中介打聽這種情況是不是真的「常見」,回答都說「絕對不常見」。
當時已是下午5點多,MOM已經下班,無法call in。
8月3日周五
早上打去MOM,想確認到底什麼方面inconsistent,我需要考慮如果第二次面試通過,我還要不要這個女傭。回覆說1-2個工作日後officer會打回給我。哭笑不得。
下午4點左右,突然接到MOM電話,通知我「作為該女傭的僱主,你的女傭沒有通過第二次面試,7日內必須遣送回國。」 追問之下,被拒原因是謊報年齡,實際年齡未達法定女傭年齡23歲。我說,出生證、畢業證都齊全,MOM怎麼查的?officer 說,他們會詳細問出生年月,幾歲上學,幾歲畢業,等等,發現對不起來,她就自己承認才17歲。那女傭的回程機票需要我承擔嗎?officer 說這個需要你自己跟中介機構談,一般不需要。那我已經付了的定金還能退嗎?officer 說你得自己跟中介機構談。officer 還說他第一時間先通知我,然後再通知女傭中介。
一直積極催著我交款領女傭的中介,在隨後的一個多小時靜寂無聲。事已至此,我面對現實,理清思路,編輯了一條信息,向女傭中介主張我的權利:

同時,當務之急趕緊找新女傭,找fresh maid 是等不及了,只能找transfer maid了。事實證明,對的事情就該是順的,周日中午選好女傭、遞交申請,11個小時後、當天夜裡(非工作日)就批准了。顯然是機器自動批准。我猜是僱傭雙方都符合機審程序,無需進入人工審核階段。

在與第二家中介機構的老闆交談中了解到幾個行業內幕:
1、為什麼這個Transfer maid 同樣才23歲,但沒有因為年齡而被格外嚴查?
因為她是印尼籍,且是4個月前入境的。
2、這麼說嚴查年齡只是針對緬甸籍女傭?
是的,可能是因為上個月出了兩個案子都是緬甸籍女傭,實際年齡才13歲,所以近期,大概7月中開始查得特別嚴。我們也中了兩個。MOM也是突然之間開始實施的,我們中介也是蒙了。
3、你是說你們也不知道女傭的真實年齡?緬甸那邊的中介也不知情?
我們也很怕這種事情啊,她們證件都齊全,甚至連父母的出生證都提供,我們怎麼知道真假?!我們只好挑看起來成熟一點的、塊頭大一點的,中case的可能性小一點……那邊的中介知不知情就不好說了,反正新加坡不行他們就去馬來西亞,去沙特,回程機票他們出……確實也是太突然了,估計最近這麼一搞,沒有緬甸中介要往新加坡送女傭了。
4、既然證件齊全,甚至當地中介都未必知道女傭真實年齡,MOM如何才能確證年齡呢?
Lie Detector!新加坡政府可不是吃素的!第二次面試的時候直接上測謊儀,跑不了的,所以也不能怪女傭笨啦!
5、上測謊儀太誇張了吧,MOM的信上說,第二次面談只是需要翻譯在場確保交流無誤而已。你怎麼知道是用測謊儀?
我的女傭回來說的啊!她說用machine放在這裡(心臟位置)、這裡(手臂脈搏),那肯定是測謊儀嘛!我還有僱主被調查有沒有虐待女傭,回來也是跟我說,根本沒的囉嗦,直接上測謊儀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