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只有大事,也不是每个人有机会有资格做大事,反而是洗衣服这样fundamental的小事,在条件恶劣的时候反倒是fundamentally important。在这种时候,一个除了赚钱什么都不会的老公,对我来说远不及一个女佣实用。
钱真的不是万能的,世上有许多用钱都解决不了的事,且未必是大事,而磨人心志、令人绝望的也未必是大事。压弯骆驼背的往往是一根稻草,而不是一块巨石。
7月30日周一
学区房,走路上学。早上6:15起床,6:55 送娃上学。
去办宽带,两周后才能安装,这效率也是醉了!在上海,今天办,两三天后就上门安装了!幸亏有4G,不然等两周得误多少事,娃爹少说“几个亿”就没啦!——看不出来此处是什么修辞手法的,不建议阅读此文。
离开坡两年,还是有些新鲜的变化的,比如银行都变成这样了:

我进出了两次,以为自己走错了,发在朋友圈让大家猜,连好多新加坡本地的朋友都没猜出来是银行 ^O^
就我在现场看到的人机互动来看,并不是很灵光,噱头多过实用性。
下午,海运的淘宝家具终于送货了。之前担心大多数货物体积太大进不了电梯,所幸最后只有一床大床垫进不了电梯。送货公司规定不允许工人走楼梯搬货。送货的工头,看在就一床床垫,就2楼,讹我4个工人每人25块,100新币我们私下解决了。实际就两个孟加拉工人搬的,10分钟的事。
上海搬家公司走楼梯的加收费是每人每层每小时10元。新加坡搬家走楼梯的收费标准也差不多是每人每层每小时10新币吧。我就单件10分钟100新币,那绝对是超高溢价。——坐地起价、桌下交易,哪都一样。溢价高低取决于你有多急切或者多绝望,以及对方的良心。
中国的货代提示,如货物外包装有毁损,要在拆外包装前、签运单前,拍照存证。而新加坡这边的在地送货公司更是要求除非录像记录确实由他们工人搬运不当造成的货物毁损,否则他们一概不负责,也不接待质询,一切问题找中国货代。
经过淘宝内地运输、再经过货柜海运十多天,进仓、出仓、再进仓、再出仓、最后送货到门,货物外包装难免毁损,我有货物打了木架,外包装还是破了。这次因为大件多,外包装毁损的货物有点多。不过不影响使用和美观。沙发脚(下图一)看起来有点磨了,但反正也不是名贵的沙发,再说是凳脚,也没有影响平衡,并不打算追究。

货损问题,在我决定淘宝走货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风险准备,准备好大费周章漂洋过海买来一堆损毁的。但就我之前给自家新公寓软装灯具窗帘的货代经验来看,货损率极低,几乎可忽略,或者应该说,货损率并没有因为货代国际运输而明显变高;要说跟在国内淘宝的区别,那就是收货时间长点、交税(7%GST,即便在坡买,也是要付的)以及没法儿退换货。

图:2017年8月淘宝货代的灯具窗帘,装在出租的公寓里,租气直升^O^
经历过两次淘宝国际货代家装,淘宝以及淘宝商家的诚信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稳固上升,买的家具、塑胶、布艺制品,原本担心长时间包着在路上不能散味,但实际拆货时完全无气味。反倒是在新加坡买的瑜伽垫,味大刺鼻,无法放室内,在阳台放了两天才用。当然新加坡买的瑜伽垫极大可能也是中国产的,只是我淘宝的时候,特地交待卖家我没有时间散味,请发现货或者散好味再发货,也许淘宝卖家真的有听。
记得作家六六转发其朋友买到JD假货的问责文章里说,这些年只有马云的淘宝真的在提倡“信用”,建立评价体系,鼓励诚信买卖。我不觉得“淘宝货”现在还是劣质货的代名词(是因为有拼多多吗?哈哈),据我所知,坡上不少人装修都是淘宝货。不仅仅在于“价廉”,而且“物美”。
比如,下图这种设计的床,我在新加坡没找到。就算有卖,也许价格的数字一样,不过数字前面是S$而不是¥(对比过很多东西的价格,真的就是这样!)。

总结两次“进口贸易”,我发现,如果以淘宝购入价为货物成本价,假设1000元,运到坡上,运输+关税+仓储+安装+废弃物处理等等这些 indirect costs,货物总成本大约上浮20-40% 即1200-1400元,加上销售成本(店面、人工、仓储、运输、水电等,这块占比就不好说了,对我这种个人进口、淘宝直接B2C而言,这一块成本为0),零售价1000新币5000人民币(1:5)即500%的售价,净利润至少200%吧!这样一算,我这近40000人民币的货,进口过来自用,比在新加坡买,节省了十几万!
可是省的钱带来的成就感远不如赚的钱带来的成就感,因为,钱没有经过流通,没有recognition, 就没有被承认的价值。娃爹对这种“折腾”深不以为然。
其实租房的时候,也有屋主同意加租每月500-700新币可提供家具,按两年租期来算,等于花12000-16800新币买两年家具使用权。而我自己这样装下来,大大小小物件,差不多也要12000新币,不过是所有权,且家装更有设计感。
7月31日、8月1日
请了兼职工人帮我组装家具。第一天8个小时只装了一个上下母子铺带三抽拖床,师傅还把腰闪了,本来说好的是按件$50/件,我给了100。(这100新币赚得,比起10分钟搬个床垫上2楼那100新币,可真是史诗般的委屈了!)剩下的全部家具,都是第二天的师傅9个小时组装完成的,给了200新币。(师傅预期是100一天,没想到我给了双倍工资,激动得瞬间疲惫顿消!)建议找专业的人干,省时省事。可惜坡上干散活的专业木工很难找,自己盯着,凑合吧。

图:7月30日拆装前 Vs. 8月1日拆装后。
可惜没有把拆装过后、木架纸箱包装等等垃圾清理前的画面拍下来,那绝对更震撼!我花了大力气,像个男人一样,一锤一锤把木架子打散放平,方便拖出去扔,却被告知公寓不允许扔此类垃圾,花了80新币叫专门的回收公司来拉走。早知道就不费那个事拆木架了!我感到人生多数的勤劳都是无用功。
女佣篇
8月2日周四
收拾好了家,准备迎接我的女佣。
(这话听起来怪怪的。我一个月前申请女佣的时候,是指望着我的女佣已经在我朋友家培训好了厨艺,就等着我一到,和我热火朝天一起搞生产了啊!现实竟是这般讽刺。“命运”面前,有屁骄傲,女佣还没到,我已感觉似有一场隔空博弈且已败下阵来,气势全无。)
华丽丽的,又来当头一棒:

女佣竟然没通过MOM(新加坡人力资源局)的面试!理由是 “inconsistencies”, 需要再次面试!
inconsistencies?信息有出入?什么出入?她有不良记录?中介说,应该是年龄问题,叫我不用担心,最近常发生,反正工作准证都批了,明天二次面试只是走走过场,明天傍晚就可以领女佣了,让我把尾款3900新币(含女佣贷款)先交了。

——先是护照延期三天、后又在缅甸机场被扣耽误两天、现在又说”inconsistencies”, 前后一个月我还没领到女佣,我对这个中介的不信任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怎么可能付款! 跟朋友、跟其他中介打听这种情况是不是真的“常见”,回答都说“绝对不常见”。
当时已是下午5点多,MOM已经下班,无法call in。
8月3日周五
早上打去MOM,想确认到底什么方面inconsistent,我需要考虑如果第二次面试通过,我还要不要这个女佣。回复说1-2个工作日后officer会打回给我。哭笑不得。
下午4点左右,突然接到MOM电话,通知我“作为该女佣的雇主,你的女佣没有通过第二次面试,7日内必须遣送回国。” 追问之下,被拒原因是谎报年龄,实际年龄未达法定女佣年龄23岁。我说,出生证、毕业证都齐全,MOM怎么查的?officer 说,他们会详细问出生年月,几岁上学,几岁毕业,等等,发现对不起来,她就自己承认才17岁。那女佣的回程机票需要我承担吗?officer 说这个需要你自己跟中介机构谈,一般不需要。那我已经付了的定金还能退吗?officer 说你得自己跟中介机构谈。officer 还说他第一时间先通知我,然后再通知女佣中介。
一直积极催着我交款领女佣的中介,在随后的一个多小时静寂无声。事已至此,我面对现实,理清思路,编辑了一条信息,向女佣中介主张我的权利:

同时,当务之急赶紧找新女佣,找fresh maid 是等不及了,只能找transfer maid了。事实证明,对的事情就该是顺的,周日中午选好女佣、递交申请,11个小时后、当天夜里(非工作日)就批准了。显然是机器自动批准。我猜是雇佣双方都符合机审程序,无需进入人工审核阶段。

在与第二家中介机构的老板交谈中了解到几个行业内幕:
1、为什么这个Transfer maid 同样才23岁,但没有因为年龄而被格外严查?
因为她是印尼籍,且是4个月前入境的。
2、这么说严查年龄只是针对缅甸籍女佣?
是的,可能是因为上个月出了两个案子都是缅甸籍女佣,实际年龄才13岁,所以近期,大概7月中开始查得特别严。我们也中了两个。MOM也是突然之间开始实施的,我们中介也是蒙了。
3、你是说你们也不知道女佣的真实年龄?缅甸那边的中介也不知情?
我们也很怕这种事情啊,她们证件都齐全,甚至连父母的出生证都提供,我们怎么知道真假?!我们只好挑看起来成熟一点的、块头大一点的,中case的可能性小一点……那边的中介知不知情就不好说了,反正新加坡不行他们就去马来西亚,去沙特,回程机票他们出……确实也是太突然了,估计最近这么一搞,没有缅甸中介要往新加坡送女佣了。
4、既然证件齐全,甚至当地中介都未必知道女佣真实年龄,MOM如何才能确证年龄呢?
Lie Detector!新加坡政府可不是吃素的!第二次面试的时候直接上测谎仪,跑不了的,所以也不能怪女佣笨啦!
5、上测谎仪太夸张了吧,MOM的信上说,第二次面谈只是需要翻译在场确保交流无误而已。你怎么知道是用测谎仪?
我的女佣回来说的啊!她说用machine放在这里(心脏位置)、这里(手臂脉搏),那肯定是测谎仪嘛!我还有雇主被调查有没有虐待女佣,回来也是跟我说,根本没的啰嗦,直接上测谎仪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