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8日訊)疑無法做訪客登記, 又測不到體溫,大叔在購物中心入口處與保安人員起衝突、爆粗口,驚動警員到場。
《新明日報》報導,這起事件於周二(13日)早上9時許,發生在實龍崗上段購物中心的商場進出口處。
現場有目擊者拍下了近2分鐘的視頻並上載到網上後,引起不少網民議論。

大叔(左)和保安員爆發衝突。(取自網絡)
根據視頻,一名身穿白衣、短褲的大叔進入商場前依例得進行訪客登記和量體溫;他站在一個測體溫儀器前,過了一陣子後沒有獲得通行,反而有點不耐煩的轉身向現場的一名保安人員爆粗、指罵。
保安不甘被罵,拿出了一本相信是登記資料用的簿子,向桌上一甩,也跟大叔對罵起來。
兩人還一度近距離瞪眼,所幸並沒有引發進一步衝突。
記者今早走訪商場,發現大叔原來當時前去剪頭髮,入場前無法用手機掃描QR碼,保安曾要求他寫下身份證號碼等資料,但遭拒絕。
不願具名的工作人員說,大叔隨後走到機器前,打算通過額頭量體溫,但幾經周折都不成功,還跟保安吵了起來。
「現場有人報警,大叔剪完頭髮後出來,警員也到場調解。」
一些留言的網民也表示同情大叔。有人說,一些年長者可能不懂得使用儀器,現場的人是否能夠即場示範一次。
據了解,大叔向來舉止正常,不常發脾氣,這次的舉動屬異常,相信與家裡出狀況有關,而保安員知道大叔當下可能因心情不好而脾氣暴躁後,也決定不再追究事件。
現場的工作人員告知,大叔叫罵時除了對保安爆粗,也一度拿自己的薪水和保安員微薄的收入作比較,相信也讓氣氛升溫。

高先生能理解有些人不熟悉各種測體溫儀器的操作。
體溫準確性醫生:通過肛門或嘴檢測
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受訪說,目前公共場所主要使用紅外線體溫計,可測量身體表面溫度,體溫的準確性根據測量部位而定。
「若要檢查是否發燒,需要測量核心溫度,最準確的方法是通過肛門檢測,嘴巴也可以,但比較麻煩。」
他說,測量額頭溫度的準確性已較低,若換成手掌,效果更糟糕。
「發燒時,額頭和手部都可能發冷,因此檢測表面溫度時,這些部位的溫度可能比身體體溫低,因此呈現假陰性的結果。」
此外,陳美娥中醫博士也說,測量手掌的溫度比較不準確,因有些人的手掌心可能向來發熱或發冷,手的溫度也會因環境影響變化較大。
「傷風感冒是風邪所賜,風邪侵犯身體最高的地方,而人體上半部以頭為主,所以測量額頭溫度較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