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2日訊)馬新跨界周期性通勤安排條例出爐,惟不少身在新加坡的大馬客工表示對條例感到混淆,也因擔心得承擔龐大費用而打消跨境回鄉的念頭。
周期性通勤安排(Periodic Commuting Arrangement,簡稱PCA)相關條例在昨天出爐後,不少在新加坡工作的大馬客工在面子書多個群組展開討論,認為條規複雜,也有人擔心回鄉一次就要承擔不少費用,所以寧可選擇暫時不回鄉。
來自大馬柔佛州的盧永達(32歲)在新加坡從事旅遊業客服人員工作已有11年,以往他每周都會回馬一次,不過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他已有4個多月未回鄉。
他接受新加坡《8視界新聞》訪問時說,即便馬新政府制訂周期性通勤安排,但依然直接打消回家的念頭。
據他的理解,一旦返回大馬,在周期性通勤安排下回新加坡工作,在入境後還得履行至少7天居家通知。
「雖然說居家通知住宿費用方面,新聞指僱主和員工可自行決定如何分擔。但我想,這是自己要回家的,大多僱主應該不會幫忙承擔。回去一次,費用相信很高,不值得。」
在周期性通勤安排返新工作的大馬籍員工,需要到酒店、公寓式酒店或是單人住宿履行至少7天居家通知,不能住在宿舍、旅社或是租來的房間。
盧永達說,新加坡最便宜的經濟型酒店,都要50元(約150令吉)一晚,還沒包括3餐。若以100元(300令吉)一天計算,7天則要700新元(約2100令吉)。
除了住宿的費用外,周期性通勤安排所牽涉的其他費用還包括,從關卡到履行居家通知住宿地點的車費、抵境後的檢測費用,以及萬一檢測呈陽性後的治療費等。
「此外,難得回去大馬一趟,至少也會待上一周吧。回到新加坡還得履行7天的居家通知。就算僱主同意,我年假也不夠用。」
在新加坡當會計已有8年的黃小姐(30歲)受訪時則說,目前她對過境條例未能完全了解明白,短期內放棄回家探望家人的打算。
她說,自己如果現在就回鄉,擔心「飯碗不保」。另外,由於還未完全了解跨境條規,她也擔心自己若回馬,之後再入境新加坡時不知道會否遇到困難。
因為疫情,黃小姐與丈夫、1歲半的女兒分隔兩地長達4個月,離別時女兒原本還在地上爬,現在女兒都會走路了,直言錯過了女兒的成長時光。
黃小姐坦言對未來感到擔憂,本身不想錯過孩子的成長,但如果疫情一直沒有好轉,可能就要放棄新加坡的工作,回到大馬做小生意。
「不過,另一方面,我也擔心如果有第二波、第三波的疫情,回到大馬若經濟不好,做什麼生意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