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海岸集選區的競選海報。(海峽時報)
作者 程英生
我其實(可以)很溫柔,不是那麼凶…… 行動黨和反對黨的陣營里,最近都有候選人自覺失言失態,覺得有必要自我澄清一番,以免選民看不到那個真正的、溫柔的我。
執政黨的顏曉芳在選戰開始自我介紹時,原本立意擺脫「將軍」的標籤,希望民眾不要對她任何刻板印象。
此話剛說,在幾天後的提名站上,她在鏡頭前不小心站出了一點兵味,顯現一種「三挺三收一睜一頂」的軍姿,收場前舉手高喊幾聲「Undilah PAP」(請投行動黨一票)。這一挺一喊, 很快地就喊出」新加坡花木蘭「(SG Mulan)的稱號。
在另一個陣營,還在努力改變形象的徐順全,在幾天前的電視辯論上,開始時說話溫和,後來越說越激動,似乎對號入座,辯論收場後立即被重新貼上激進的標籤,迎來「三十多年來始終沒變」的揶揄。

徐順全。(視頻截圖)
顏和徐對號入座之後,立即開展形象修補行動,鄭重地錄了視頻,鏡頭裡笑容燦爛,笑得像個鄰家靦腆的小男孩小女孩,都說那個不小心的我,不是真正的我,還說以後再也不敢了。
近日,工人黨的辣玉莎成了焦點人物,她涉及種族的激烈言論,引發火辣辣的黨派論戰。黨領導畢丹星說,他不鼓勵年少的辣玉莎和其他黨員「漂白」過去或隱藏已發的言論。換句話說,黨人應該做個真實的自己。

工人黨的辣玉莎在臨時記者會上道歉。(海峽時報)
不漂白,而是坦然面對自己,做個真實的自己,這在世界各地都是相當時髦的說法。 在電影或小說里的人物,很多追求的是個性、真性情,大家都堅持自我,結果就有說不盡的摩擦和矛盾,以及說不盡的精彩故事。
在現實生活里,人們不求天天精彩,更希望安寧過日,所以儘可能避免摩擦,但也希望不必時刻戴著面具,希望偶爾做一做電影里那個心儀的、很有稜角的主角。
在媒體驅動的現代政治里,政治人物要以真面目示人,空間是越來越小了,除非已經累積雄厚的政治資本,政績超卓顯著,民眾心服口服。如此一號人物,還有空間我口說我心,說點政治不正確的話。否則,就得步步為營,生怕言行走樣,在網媒上被無限放大。

(聯合早報)
在新加坡,從近日民眾對選戰的反應來看,人們理想中的政治領導,條件是這些(還在增長中):才幹卓越,口才出眾,品格端正,平易近人,精通數語,樣貌討喜……
民眾要求日益高漲,但仍有人願意投身政治,接受百萬民眾雪亮眼睛的檢視,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勇氣。
也因為民眾要求高,執政黨和反對黨候選人都是小心翼翼,一不留神,忘了公關的教誨,就得展開急救,趕在人們投票之前擺正觀感。
這樣的現代政治,就很難看到真性情真面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