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從「最優」到「最差」
抗疫之初,新加坡以其強大的追蹤隔離以及檢測能力,受到世衛和其他組織的大力稱讚:
2月份召開的世界衛生組織大會上,世衛應急方案執行主任邁克·瑞安對新加坡的疫情防控大加讚賞,認為「新加坡對這種病毒的系統性應對是一種很好的典範。」

與此同時,美國哈佛大學也對新加坡的檢測能力不吝讚美,稱讚它具備了「接近完美的黃金水準」的檢測能力。
特別是網紅醫生張文宏以「武當」「少林」為喻,讓新加坡與中國比肩而立,一時間,不戴口罩不封城的新加坡,以外柔內剛的「佛系」防疫打法倍受追捧。

然後,3月下旬,風雲突變。
3月中旬是當地的學校假期,很多國人沒有意識到病毒的危險,幾萬人照常出國度假,再加上3月下旬從歐美接回幾萬留學生,又沒用集中隔離,社區感染無可避免地蔓延了。

更糟的是,30多萬外勞居住的勞工宿舍,一個接一個地引爆,從4月6號開始,新加坡每天以3位數甚至4位數的速度,爆髮式地增長了。

短短十幾天,到4月23號,一舉破萬,感染人數高居東南亞之首。
新加坡緊急「拉閘」,實行長達8個星期的全國阻隔,但勞工宿舍的感染似乎仍難見曙光。
5月16日,新浪網給全球新冠疫情嚴重程度進行了一次大排名。
700平方公里國土,570萬總人口,感染超過4萬的城市國家新加坡,毫無意外地再次奪得了「世界第一」:「全球新冠疫情嚴重指數」最高。

曾經的「最優生」掉到了「最差生」!
新加坡政府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既要防社區又要防外勞宿舍,兩條防疫戰線,一個都不能掉鏈子。
既要面對反對派和社運人士對初期抗疫策略的問責,也要面對外界諸多的冷嘲熱諷。

還要面對歷來最嚴重的骨痛熱症的傳染。

一時之間,外界對新加坡,同情有之,譴責有之,冷眼旁觀有之,幸災樂禍更有之!
(二)悄悄重回「最優」
那段時間,新加坡各方面的表現異常「穩定」:
感染人數以每天600例左右的數字穩定增加;
死亡人數也一直穩定在20來個;
醫療系統雖有壓力,但在毫無外援的情況下,依然穩定有序地運轉。

(圖片攝於新加坡最大的公立醫院——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5月底的醫院藥房)
感染人數不疾不徐地增長,政府埋頭抗疫不聲不響地展開,看不到完勝的希望,也沒有跨掉的危險,人們在圍觀一陣之後,逐漸散去。
世界不乏熱點,就在大家慢慢忘記新加坡的尷尬之時,5月底出現的幾個新聞,迅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人們在半信半疑中發現,新加坡又悄悄地重回「優生」行列:
先是著名商業雜誌CEO WORLD對疫後80多個國家商業和投資環境分析後,發布了一則排名:
2020年全球最佳投資或經商國家,新加坡排名第一!

接著是英國風險投資公司「深度認知集團」為全球200個國家和地區在這次病毒大流行中的安全水平進行排名,瑞士居首,新加坡名列第四,亞洲第一,排名比早已走出冠病陰影的中國還要高,中國排名第七。

如果說這類排名是浮雲,帶有主觀性,不可全信,那麼後來一則「避謠」公告,則不小心暴露了新加坡這個低調學霸的實力:
眾所周知,香港這段時間引人注目,香港的資金流向是個非常敏感的問題,為了不惹麻煩,新加坡金管局6月7號鄭重澄清:
未有大量來自香港的存款流入。

不過文告中承認:
自今年初以來,我國的外幣存款大幅增長,但增幅遠低於某些媒體報道的說法。本地外幣存款增長的來源不一,而存款原因也各有不同。
那麼,究竟增長了多少呢?
截至4月底,新加坡銀行系統中的非銀行外幣存款總額為7810億新元,比一年前增長20%。
換算一下,就是說存款比去年增加了1300億新幣。
貿工部長陳振聲也帶來一個好消息,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今年首四個月就吸引到了130億新幣的投資承諾。

130億新幣是個什麼概念?
新加坡全年吸引投資的預期是80億元至100億元的預期,如今短短四個月就超過了全年的預期。
資本家不一定實誠,但資本是最實誠的,哪裡最安全,哪裡最有機遇,資本就會流向哪裡。
新加坡以政策制定的前瞻性,政策執行的持續穩定性,和處理事情的人性化等等優異表現,再一次贏得了世界的信賴。
(三)永遠找准自己的位置
這次的冠病,新加坡一開始就準確地研判了自己的位置和處境,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小島國,她不可能長期封閉,而是壓平峰值,保持社會平穩,適應新常態,然後等待疫苗。

所以新加坡經歷了最漫長和最艱苦的抗疫:
即使有二次爆發的危險(後來證實確實如此),依然悉數接回數萬海外留學生。
全力照顧30多萬外勞,雖然外勞因為超高的感染率和緩慢的檢測時間而被人詬病,但平心而論,對外勞免費檢測,免費醫療,免費吃住,甚至保證基本薪水,世界上又有哪個國家能比新加坡做得更好?
為保民生,政府先後四次追加抗疫津貼,總數達1000億新幣。
這一切,世界看在眼裡。

如今,逐步重啟經濟,即使倍受資本青睞,但新加坡仍然清楚地知道,後疫情時期將會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6月7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了「共克這一代的危機」為主題的電視演說,在演說中,他清楚地意識到:未來將截然不同,充滿變數,舉步維艱。
但政府依然鄭重承諾:
讓每一名新加坡人,無論出身,都得到公平的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擁有優質的醫療和住房選擇;
政府會與人民風雨同舟,不拋下任何人;如果有人跌倒了,我們一定會伸出援手幫他們重新站起來。
跌盪起伏的新加坡故事還在繼續。
這個從灰燼中誕生的國家,再次展現了「永不言棄,永不絕望」的堅毅與頑強。
國如此,人亦如此。
願我們在經歷這次疫情的洗禮之後,也可以做到:
Never give up, never despair !
永不言棄,永不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