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一個新加坡華裔的尋根之旅

2021年01月08日   •   7011次閱讀

「第三故鄉」 南雄珠璣巷:鵝卵石古道,斑駁黃土牆。(新加坡《聯合早報》/李國梁 攝)

中國僑網1月8日電 近日,新加坡《聯合早報》刊發文章,講述了一個新加坡華裔回到中國「尋根」的故事。在這趟旅程中,作者走過故鄉、祖籍,將沿路的景色與想像中、記憶中的模樣一一對比,展現了一個遊子對故鄉熟悉又陌生的複雜感情。

文章摘編如下:

新加坡與中國建交已經30年。但是,近代本地華人移民史少說也有200年。從1877年起,華人浩瀚下南洋的大時代就已經開始。

改革開放後,新中兩地商機越來越多。而新中建交後,中國移民來自五湖四海,不再局限於傳統的福建省、廣東省與三江人士,新加坡方面則掀起回祖籍地的尋根熱潮。

文化認同是根的催化劑

新加坡獨立後,華校生的中國情結來自多方面。華文教科書收錄的多數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作品,華校圖書館亦以中國作家的書籍居多。每個學期的閱讀報告,分析中國名家作品穩拿高分。

學校桌球室擺放著六張桌球桌,星期六統一測驗後,同學們濟濟一堂,在運動中揮灑青春。小小的桌球改變了世界格局,李景光等眾多中國桌球名將,以精湛的球技讓海外華人樂開懷,同學們也不忘模仿李景光360度轉身的經典扣殺。

上世紀70年代中葉,剛投入市場的美芝路黃金戲院專門播映中國電影,大坡的長江戲院亦不遑多讓,紀錄片《春滿羊城》、《萬紫千紅》讓老移民看到祖(籍)國的模樣,重新拷貝的劇情片如《女跳水隊員》、《五朵金花》,1980年代初的《小花》、《天雲山傳奇》等,都吸引不少影迷。《廬山戀》出現中國電影第一吻,女主角張瑜成為了許多人的夢中情人。

在第二故鄉聆聽鄉音

文化情結是促使我尋根的動力,至於想看看「家鄉」的廬山真面目,倒是起源於執筆幫父親寫「家書」,回復姑媽要求「代購」日用品的信函。父親最撇不下的就是鄉情,不惜省吃儉用,往家鄉寄東西。後來還有些匯款,讓親屬買腳踏車、彩色電視和冰箱,興建新房屋等。

我的首趟回鄉尋根之旅,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新中建交不久後。我在香港住宿一夜,隔天早晨乘船,兩個半小時後抵達江門鶴山港,初次踏上「第二故鄉」。

師傅駛過凹凸不平的橋面,從沙平鎮入大口墟。那是一座古樸的小橋,水牛悠閒地躺在濁濁流水中。車子不時響著汽笛,路過凝聚著清晨人氣的土地。魚塘邊,矗立著修復過的老屋子與三層的新樓宇,這些洋樓就是在外打拚的親人匯款回鄉建造的。鄉下人住新居,端著六堡茶話家常,言談間充滿自豪。聽著聽著,最動人的除了鄉音還是鄉音。

日後,來回第二故鄉倒是有意識地尋味,佩服那些在通訊落後的年代,提起行囊離鄉背井的人,以及他們在無奈、忐忑中走向茫茫征途的勇氣。

邁入21世紀後,鄉下的橋面寬闊了,河上沒了水牛,新樓也帶上了歲月的痕跡。年輕人到城鎮打拚,不再回到落後的鄉村。寬頻網絡覆蓋各地,打開手機便可精準地導航。老地方人去樓空,揮別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發愁的歲月。鄉下小路立起路牌,看到以前寫信熟悉的昇平墟、古勞圍、衫仔橋,心弦依然有所觸動。

第三故鄉生命流離

憑著宗祠里太公神主牌所提供的線索,我前往「第三故鄉」珠璣巷。

先民南遷的背景可追溯到南北宋交替時期。從河南開封移民至浙江金華,最終在廣東的南雄珠璣巷定居下來。南宋末年為了躲避元兵,珠璣巷人分散到嶺南各地,因此有廣府人源自珠璣巷之說。

從廣州搭乘高鐵到韶關,再往東北開車約兩個小時,便可抵達第三故鄉。鵝卵石古道,斑駁黃土牆,陣風掠過一絲荒涼。一些發跡的海外華人集資重建祠堂後,珠璣巷成為個別宗姓祭祖的場所。

走到華夏文明的源頭

一程復一程。兩年前的中秋時節,我踏上最遙遠的尋根旅途。從新加坡直飛西安——古代絲路的起點,乘車前往陝北的黃河壺口瀑布。「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夙願了結後,順路造訪華人共祖的原點黃帝陵。傳說中,黃帝部落和落敗的炎帝部落結成聯盟,共同開發中原,黃河中下游就是繁衍華夏文明的發源地。

走過天南地北,再度撩起根在何處的反思。原來漸行漸遠的當兒,已經從人文地貌的親切感走向心靈的探索。九曲黃河萬里沙,孕育著華人的文化智慧;第二與第三故鄉接地氣,跟當下的生活串聯成流動的映畫。西安望月,身在濡染祖籍文化與情感之地,最思念的,卻始終是3000里外那用情至深,混雜著各種語言的紮根處。(李國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3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985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