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文化|擁抱種族多元化,感受不一樣的新加坡社會

2019年10月21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的三大主要種族:

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

其中華人占76.7%、馬來人占13.9%、印度人占7.9%,其他種族占1.5%。

華族

不論是語言和食物,還是娛樂和節日,

華族文化在新加坡社會占據最突出的地位。

大多數華族來自中國的福建和廣東等南方各省。

儘管他們的傳統文化已經與其他本地種族的文化互相融合,

並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

但歡度春節這一傳統卻始終未曾改變;

熱鬧的慶祝活動也讓人銘記身為華族的意義。

馬來族

在最早來到新加坡的定居者中,馬來族是第二大族群。

因此,他們的文化也影響了後來到達這裡的其他族群。

他們的傳統美食以椰漿飯(用椰漿和香蘭葉烹煮的香米飯)

和馬來撈麵(以辣味肉汁調味的黃色麵條)為主,

深受本地人的喜愛,是新加坡著名的招牌街邊美食。

印度族

印度族是新加坡的第三大族群,

而且新加坡的印度族是海外印度族人數最多的族群之一。

在談到新加坡印度族人時,

我們不得不提到他們的美食,

這些美食為新加坡豐富多元的飲食文化增添了一道獨特風味。

廣受喜愛的印度美食有Thosai(咸辣味煎餅)和 Vadai(炸豆餅)等。

Singplus新加坡直通車

雖然新加坡國土面積很小,但多個種族和諧相處。

在這樣一個多元文化彙集雜糅的環境

新加坡人一方面建立起共有的身份認同,

另一方面則保留各自優良的傳統文化及習俗。

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新加坡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吧!

新加坡國家信約

從小學開始,每一天早晨的晨會上,

所有同學都會在唱完國歌后宣讀《新加坡國家信約》:

We, the citizens of Singapore,pledge ourselves as one united people,regardless of race, language or religion,to build a democratic societybased on justice and equalityso as to achieve happiness, prosperity andprogress for our nation.

我們是新加坡公民,誓願不分種族、言語、宗教,團結一致,建設公正平等的民主社會,並為實現國家之幸福、繁榮與進步,共同努力。

這份國家信約由信那談比·拉惹勒南於1966年所寫。

拉惹勒南是新加坡的前副總理和高級部長,

他深信「一個國民、一個新加坡」的願景,

以這個願景草擬了信約,

成為新加坡國民身份認同和國家精神的象徵。

這份國家信約奠定了新加坡種族和諧的重要基礎。

新加坡國家信約

種族和諧日

7月21日,是新加坡的種族和諧日 Racial Harmony Day。

這個日期來自新加坡歷史上的一次種族衝突事件:

1964年7月21日,回教徒(穆斯林)舉辦先知穆罕默德的誕辰紀念日大遊行,

引發了一起種族衝突事件。

當時被毆打的路人和旁觀者傷亡慘重。

政府下令當天晚上九點半到第二天清晨六點實行戒嚴。

由於局面不穩,戒嚴持續到8月2日,

每天只有短時間解除戒嚴,讓居民外出活動。

共有23人在這起騷亂中死亡,454人受傷,華人受害者和馬來人一樣多。

種族和諧日

種族和諧日這天,大家穿上自己種族的傳統服飾,並互相了解其他種族的文化和特色。

在學校里,會有馬來武術silat和中華武術的對練表演;

還有印度族,華族和馬來族的鼓樂演奏等等。

種族和諧日

生活的共融

新加坡租屋中實行的是社區族群比例政策(Ethnic Integration Policy),

執行配額制度,

確保組屋的各族群人口比例與全國水平大致相當。

政府不希望在國內出現一塊單一民族的「飛地」,

因此相關住房部門規定,

不得超出某一種族的公屋限額,違法銷售房屋。

例如,該區華人太多會禁止華人再買房子,

把位置留下予馬來人、印度人或其他。

生活的共融

嚴格的法律約束

新加坡推行種族和諧靠的絕不僅僅是溫柔的勸誡。

比如說《煽動法令》(Sedition Act)就規定,

「製造不同種族或社會階層之間的憎恨和敵意的行為」是一種犯罪,

這是對種族敵對強有力的一條禁令,

因為關於種族差異的幫派主義、氏族主義言論

往往會冒著「製造不同種族之間憎恨」的風險。

2017年,印度的納拉莫哈默(Nalla Mohamed Abdul Jameel,47歲),

在名為「重新當穆斯林」(A Muslim Convert Once More)的Facebook頁面,

上載納拉莫哈默於今年1月到2月期間,

在詹美清真寺(Jamae Mosque)主持禱告的視頻,

指這名伊斯蘭教導師以阿拉伯語念出

神幫我們對付基督徒和猶太人」等冒犯性句子。

他最終被控上新加坡法庭,認罪後,被判罰款4000新幣。

嚴格的法律約束

李顯龍總理曾說,

新加坡是全球"最和諧與成功的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社會之一"

不得不承認的是,

新加坡這個資源匱乏的彈丸之地,之所以能夠發展成為發達經濟體,

社會的種族和諧功不可沒。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