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中招,東南亞大爆發!它的危害或超新冠病毒

2020年02月25日   •   9918次閱讀

2020年才剛剛開了個頭,全球就遭遇各種重大災難,新冠肺炎目前有全球蔓延趨勢,多個國家面臨巨大挑戰。

而在此同時,還有另外一種非常危險的傳染病(急性蟲媒傳染病)也正在全球多個國家爆發,那就是骨痛熱症,處在新加坡的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新加坡:同時感染骨痛熱症和新冠肺炎

新加坡2019年共有1萬5998起骨痛熱症病例,是2018年3283起的近五倍,創五年新高 2020年有擴大趨勢,前七周已經有2508例確診。

圖片來源:NEA

新加坡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一名患者非常特殊,她是一名57歲的女性。被診斷同時感染骨痛熱症和新冠病毒肺炎,這是新加坡首例類似病例

新加坡衛生部稱,這名病患最初送醫後被確診感染骨痛熱症。在住院後,該名病患開始出現呼吸道症狀,因此接受新冠病毒篩查,確診後隨即被轉到單人病房隔離。

此前,也有2名骨痛熱症病患曾經被懷疑感染新冠病毒,但是均已經被排除。與此名確診病例同處一室的其他患者都轉移至單人病房,並逐一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在新冠肺炎肆虐之際,我們不能對其他傳染病放鬆警惕。

根據新加坡環境局公布的數據,新加坡目前正處於骨痛熱症高發期。新加坡今年已有2千多人感染骨痛熱症,人數創2016年以來之最。

圖片來源:NEA

新加坡醫療專家提醒當地民眾,近期如感覺有發熱情況就診時,應同時關注是否感染骨痛熱症或新冠肺炎,感染一種病毒不代表不會被另一種感染,如果錯過治療時機會釀成大錯。

圖片來源:NEA

新加坡骨痛熱症高發區

新加坡:11歲男孩離奇死亡

都說新冠肺炎放了兒童一馬,兒童被感染數目比較少,感染了也多是輕症,變為重症的比較少。但是骨痛熱症就不一樣了,兒童和老年人一樣危險。

男孩的葬禮 2016年8月31日,新加坡一個名叫易弘的11歲小學生高燒之後,在校車內離奇死亡。 8月26日,易弘上課時突發高燒,老師通知家長,舅舅接他回家休息。他的高燒一直沒退,看了醫生吃藥後好了很多,決定返校。

短短四天之後,也就是8月30日,易弘在校車上跟同學說了句「頭很痛,想睡覺後」,就再也沒有醒來。他被送到竹腳婦幼醫院,同日在醫院去世。

10月11日,衛生部接到了易弘的屍檢報告,顯示他的死因是骨痛熱症。

葬禮上痛哭的家人

欣媽朋友曾經患骨痛熱症

骨痛熱症是一種由骨痛熱症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

除了發高燒,骨痛熱症大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頭痛、肌肉和關節疼痛,眼球後部疼痛,作嘔和嘔吐。

這些症狀一般會在被帶有病毒的伊蚊叮咬後的1.5至10天內出現,如果病況較輕,症狀會在兩天至一周內消失。

如果病情較嚴重,上述症狀出現後的三天至七天內,情況會變本加厲,後期症狀包括劇烈腹痛、持續嘔吐、牙齦出血、吐血、呼吸急促和全身疲乏。

欣媽朋友親訴

患骨痛熱症過程

幾年前得過一次骨痛熱症,當時的症狀是身體痛,全身無力,連上廁所的力氣都沒有。一直拉肚子,沒胃口,吃不下東西。

當時我血小板很低,沒有藥可以治,只能吊點滴, 靠免疫力戰勝病毒。身體不好,本身有疾病,免疫力不好的病患還有老人和孩子有死亡風險。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治療,我的狀況終於好轉,漸漸能吃下飯了,然後就好了,真是謝天謝地。

新冠肺炎和骨痛熱症都有發燒的症狀,所以一旦有發燒現象一定要儘快就醫。同時注意兩者的區別: 專家提醒,新冠肺炎導致的身體酸痛與骨痛熱症有明顯不同,骨痛熱症的疼痛集中於眼窩、後背處,同時骨痛熱症病患不會幹咳、喉嚨痛。

馬來西亞:今年前七周確診病例逾2萬

對於馬來西亞來說,比新冠肺炎更嚴重的傳染病是骨痛熱症。

據馬來西亞《光華日報》報道,馬來西亞衛生部全國危機準備及應對中心(CPRC)周二最新數據顯示,馬國今年首七周(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2月15日)累積的骨痛熱症病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0起,相等於0.8%。骨痛熱症確診病例已多達2萬1190起,致24人死亡。

孟加拉國爆發20年來最嚴重的骨痛熱症疫情,首都達卡是重災區,醫院病房住滿感染骨痛熱症病毒的病患。

除了馬來西亞,孟加拉國、越南、菲律賓、寮國、等東南亞國家,也暴發嚴重骨痛熱症疫情。

中南美洲:骨痛熱症大爆發,總統確診

巴拉圭總統貝尼特斯患上骨痛熱症 中南美洲最近爆發骨痛熱症,多國進入衛生緊急狀態。巴拉圭總統貝尼特斯亦確診,需要停工休息。

巴拉圭目前已有8.5萬宗骨痛熱症個案,當中16人死亡國會宣布,全國進入衛生緊急狀態,為期90日。

秘魯有5400宗病例,12人死亡。部分疫情嚴重的地區,已進入衛生緊急狀態。據指,很多病人來自秘魯、玻利維亞及巴西之間的東部叢林地區。玻利維亞也有約9500宗病例,單是聖克魯斯省,已有1200宗。

加拿大有遊客到訪古巴、牙買加及墨西哥後染病,一名曾訪牙買加的26歲多倫多女子上月不治。

如何預防骨痛熱症

與新冠肺炎一樣,迄今為止還沒有特效藥物可以治療骨痛熱症。

治療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靠病患自身的免疫力。所以骨痛熱症的家居防護同樣重要。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教給大家「滅蚊5步驟」:

1.經常更換花瓶的水;

2.清除花盤積水;

3.將水桶等裝水容器倒放;

4.鬆開變硬的泥土;

5.每個月疏通阻塞屋頂檐槽,加入BTI殺蚊藥。

別小看了這幾個步驟,蚊子狡猾得很,硬幣大小的一灘積水都可以滋生新加坡超過七成伊蚊滋生處是在住家內。

除了以上提到的五個步驟之外,大家還應該將蓄水的容器、水桶蓋好,或在水中置放殺蟲劑,如:雙硫磷,以消滅蚊子幼蟲。

檢查屋檐邊的排雨水槽,以確保沒有堵塞與積水把能夠積水的容器,如:空罐與瓶子收藏妥當,放在塑膠袋內綁好,或恰當丟棄於指定垃圾收集處。 做好預防措施:在家使用殺蟲劑。在窗口裝置蚊紗。適當處理廢物,如:舊輪胎。如將要離開家一段時間,確保無任何的盛水容器讓黑斑蚊繁殖。

如果發現有伊蚊滋生,也要及時和環境局聯繫,以免爆發疫情。環境局電話:1800-2255632。 2020,不容易,我們都要好好的!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3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379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6498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