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這幾個地區 將當年的經濟活動全濃縮在地名里

2023年01月25日   •   2萬次閱讀

(黎曉昕製圖)

作者 黎曉昕

信新加坡人對勞明達(Lavender)不會感到陌生,因為想出國的人,每隔幾年都必須到這裡的移民與關卡局更新護照。

紅螞蟻小時候陪爸媽去做護照,總是期待著一走出地鐵站就能看到一片紫色花海。因為歷史老師常說,人們為地方取名,很多時候會以當地人的活動來命名。這個地方既然被稱為「Lavender」,那肯定種滿薰衣草吧!

長大後才知道,薰衣草最怕炎熱和潮濕氣候,不太可能在酷熱的島國生長。那麼這個地方為何被稱為「薰衣草」街呢?

這一期的《地名印記》帶大家走進時光隧道,通過地名去了解新加坡先輩們在島國上所從事的經濟文化活動。

一、波東巴西(Potong Pasir) 源自采沙場

馬來語「Potong Pasir」是「割沙」的意思。

1910年至1937年,波東巴西一帶都是采沙場,人們開鑿山區以供應當時建築熱潮所需的沙土。

這一帶雖然每逢雨季都會出現洪災,不過由於土壤肥沃,又有加冷河灌溉,因此吸引了許多人前來種植蔬菜和養豬養雞。農民當中以廣東人居多。到了1950年,波東巴西已成了新加坡一個最重要的蔬菜種植區。

波東巴西處於低洼地區,易鬧水患。1954年、1969年和1978年的水患最為嚴重。(etsyexplores.com)

二、盛港 (Sengkang) 源自實龍崗河的漁港

盛港有「豐盛漁港」的意思。 這個地名源自一條稱作羅弄盛港(Lorong Sengkang)的道路。馬來語「Lorong」的意思是巷,馬來語「Sengkang」的意思是用楔子楔住。

實龍崗河從淡濱尼路(Tampines Road)附近開始,經過後港就在這裡與雙溪檳榔河(Sungei Pinang)匯合。由於這一帶有個漁港,因此原先被稱為「港腳」。

早期,這裡的村民主要以捕魚或種植胡椒、橡膠以及黃梨為生。

1958年的「港腳」。(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三、榜鵝(Punggol) 源自水果種植區或樹樁

榜鵝的地名由來有多種說法。

馬來語「Punggol」的意思是投擲樹枝或用彎曲的木棍採摘樹上的果實。這意味著榜鵝之前可能是水果種植區。

也有人說,地名指的就是批發水果的地方。另外也有人認為「Punggol」源自淡米爾文「Pongal」,是樹樁的意思。

大約200年前,榜鵝碼頭一帶是個馬來村,村民主要以捕魚為生,也有人飼養家禽家畜。後來,從中國南來的僑民也到此處落腳,當中以潮州人居多。他們最初主要從事橡膠種植,之後也開始種植和買賣蔬菜水果。

榜鵝早期的甘榜。(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四、勿洛(Bedok) 源自回教堂內大鼓

「Bedok」源自馬來語「Bedoh」,指的是回教堂用來召集回教徒前往做禮拜的大鼓。

勿洛在上世紀50年代有不少回教堂,不時會響起大鼓的敲鼓聲,因為這裡的馬來人會用鼓在村裡宣布重要的消息,每天也用五次鼓聲來提醒馬來人祈禱的時間,所以人們才會將這區稱為「大鼓」。

另一種說法則是「Bedok」其實源自馬來語「Biduk」,即是「小漁船」的意思。

回教堂用來召集回教徒做禮拜的大鼓。(網際網路)

五、實乞納(Siglap) 源自「被遮蓋的黑暗」

「Siglap」源自馬來語「Gelap」,指的是足以遮蓋一切的黑暗。

傳說這個地名是因1821年發生的日蝕而得名。當天日蝕發生時,這一帶陷入黑暗,村民嚇得直喊「gelap、gelap」。不久後, 在該地區開發了新甘榜(Kampong Bahru)的蘇門答臘王子 Tok Lasam 便將甘榜名改為甘榜實乞納(Kampong Siglap)。

Tok Lasam 因不滿父王的繼位人選,在1809年和隨從移居到新加坡。他的墳墓至今還在實乞納區里的惹蘭森巴丹 (Jln Sempadan)。

1890年間的實乞納甘榜。(Wordpress)

六、芽籠(Geylang) 源自工廠或壓碎椰子

「Geylang」或許是從馬來語「kilang」演變而來,意思是工廠。

芽籠早期有大量椰林和香茅種植園,因而衍生出眾多以椰林和香茅為原料的加工廠。另一種說法是「Geylang」源自馬來語「Geylanggan」,意思是壓碎,即壓碎椰子取出果肉和椰奶。

20世紀中位於芽籠的馬來甘榜。(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七、加冷(Kallang) 源自工廠或某個海人部落

「Kallang」或許是馬來語「Kilang」的錯誤拼寫,意思是工廠,加冷一帶過去曾有許多種植園和加工廠。

早在20世紀前,加冷河流域常見的農作物包括甘蜜、胡椒、甘蔗、棉花及水稻等。

另一個說法是早在1819年,附近海域有「海人」(Orang Laut)活動。當時有四支族群分別在格南、石叻、加冷和實里達活動。其中有一支稱為「Orang Biduanda Kallang」,聚居在加冷河附近,加冷因此而得名。

1911年住在加冷河的海人。(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八、勞明達街(Lavender Street) 借花名『壓』異味

英語「Lavender」原指的是散發淡雅芬芳的薰衣草。

19世紀的勞明達街「地如其名」,處處「香氣四溢」。不過,那種「香」可不是薰衣草的芳香,而是來自人類的「夜香」。

1840年代,這裡的蔬果和甘蔗園農民每天都以人類排泄物作為肥料,導致四處臭氣熏天。最絕的是附近的加冷煤氣廠每天還「送」來煤氣異味。這兩種臭味混雜而成的「頂級香味」無時不令人作嘔。

為了「壓住異味「,當地居民苦中作樂,特意為這地方取了「Lavender」的美名。1858年3月8日,殖民地政府正式採納這條街名。

19世紀至20世紀初,勞明達街是全新加坡最臭的地方之一。(Roots.sg)

九、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 源自海角圍欄

「Tanjong」 源自馬來語「Tanjung」,指的是海角,馬來語「pagar」指的是圍欄。顧名思義,丹戎巴葛就是個在海角建立起來的圍欄。

1819年,萊佛士登陸時,丹戎巴葛是個小漁村,海面上建造了捕魚的奎籠。根據《馬來紀年》記載的一個古老傳說,丹戎巴葛海面上早期經常發生劍魚傷人事件,海人因此都不敢出海。

有個聰明的小孩靈機一動,以香蕉樹幹築成圍欄,讓劍魚卡在圍欄上動彈不得。劍魚被消滅後,天下太平。

為了紀念小孩的貢獻,此地以丹戎巴葛命名。

《馬來紀年》著於17世紀初,因受到印度文化與區域政治的影響,將神話、傳說和史實都融為一體,故無法確定事件的真偽。

1880年代的丹戎巴葛碼頭。(roots.sg)

十、中峇魯(Tiong Bahru) 源自新墳場

福建話發音的「中」(Tiong)指的是冢,也就是墳場的意思。馬來語「Bahru」則指的是「新」的意思。「中峇魯」指的就是在1859年建成的新墳場,每年可讓500名往生者入土為安。

與中峇魯毗鄰的丹戎巴葛一帶原是沼澤地,附近都是墳場,由於政府決定將丹戎巴葛發展成市區,便將當時位於現今中央醫院所在地的墳場遷移到中峇魯。相對原來的舊墳場,中峇魯因此得名「新墳場」。隨著城市發展,這個所謂的新墳場在1930年被拆除並發展成組屋區。

2014年9月至11月間,當衛生部在中央快速公路前往惹蘭紅山出口處一帶的山坡上建造多層停車場時,有人在這裡發現了4個古墓,相信它們都是由160年前的「新墳場」遺留下來的。(海峽時報)

十一、紅山(Bukit Merah) 源自傳說「被血染紅的山」

馬來語「Bukit」指的是「山」,馬來語「Merah」的意思是「紅色」。

根據《馬來紀年》里所記載的傳說,丹戎巴葛的海面經常有劍魚傷人,海人都不敢出海捕魚。一個小男孩想到了以圍欄防禦劍魚的妙策,成功將劍魚消滅。這件事後來傳到了國王的耳里,國王擔心小孩長大後會奪取王位,於是藉機將他給殺了。小孩的鮮血將山林染紅,紅山因而得名。

1966年的紅山主街道。新的政府組屋已建成,但街道旁仍然是農村。(海峽時報)

十二、烏節路(Orchard) 源自果園

英語「Orchard」指的就是果園。在1830年代,這裡沿街種植了大片的甘蜜園和胡椒,後來更是大量生產豆蔻。烏節路附近的史各士路(Scotts Road)、卡佩芝路(Cuppage Road)、經禧路(Cairnhill Road)、歐思禮路(Oxley Road)等就是以幾大豆蔻園園主命名。

到了19世紀末,一場蟲害將廣大的果園損毀,果園從此停產,淪為荒地。當時誰也預見不到烏節路日後的輝煌,以及在國際上的盛名。

早期的烏節路。(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十三、大士(Tuas) 源自傳統捕魚方式

1/2
下一頁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8550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735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4617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275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3249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