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已成生活一部分 本地兩男子捐血超過100次

捐血者李恆賢(左)和陳國棟(右)。(圖:陸家麗)

一場意外、一通電話讓兩名男子捐血超過百次
本地去年共有7萬4千多人捐血,占居民總人數的不到百分之二。 新加坡紅十字會表示,目前本地捐血次數最多的人一共捐了334次,而有84人捐血超過100次。 其中兩名捐血者告訴本台記者陸佳麗,捐血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本地去年共有7萬4000多人捐血,占居民總人數的不到2%。新加坡紅十字會表示,目前本地捐血次數最多的人一共捐了334次,而有84人捐血超過100次。其中兩名捐血者告訴《958城市頻道》記者,捐血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35歲的科學老師李恆賢怕打針,但仍堅持每個月捐血一次,至今已捐了141次。他幾年前曾接到一通電話,指有人急需他的血小板,讓他要捐血救人的信念更加堅定。
「我接到那通電話的時候讓我覺得真的有人在等我的血,而且是很緊急。就因為那一通電話,因為你每次捐血如果是紅血球的話是12個星期,如果是血小板的話是四個星期,所以現在我就儘量我捐了之後四個星期,我會儘量再去捐,我會把那個時間撥出來。」
李恆賢說,有學生受他啟發,並在獲得父母的同意後開始捐血。他認為,定期捐血等於經常做體檢,讓他了解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也能促進新陳代謝,利人利己。
42歲的陳國棟也有同樣的看法。他說,20年前開始捐血以後幾乎沒有看過醫生,就連得冠病也一天就痊癒了。
陳國棟也認為,捐血可以拯救生命,而他在2005年發生車禍、需要輸血時,就深刻體會到這一點。
「那輛車失控掉進山谷,我當時傷到腳,如果沒有那個血,我應該是很危險,因為我有發生過意外,所以我想給那些發生過意外的人一個機會重生,所以我會選擇捐血。」
紅十字會表示,我國每年有將近三萬名病患需要輸血以維持生命,而本地卻只有1.8%的居民人口捐血,當中少過一半是每年至少捐血兩次的定期捐血者,因此希望公眾能踴躍捐血。
紅十字會也指出,許多人對捐血存有誤解,以為捐血會很痛,但實際上護士在插針時會先塗上麻醉藥,因此不會太疼痛。醫護人員每一次也只會抽取350到450毫升的血量,占人體血液的8%到12%。公眾也可上網瀏覽giveblood.sg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