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為減少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的洗黑錢和恐怖主義融資風險,新加坡政府將從周三起(6月28日),要求發展商必須篩查買家背景,一旦發現可疑的洗黑錢活動或恐怖主義融資,都必須向新加坡商業事務局提呈報告。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今年3月10日發通告給發展商和律師,指出新加坡作為反洗黑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簡稱FATF)的成員國,致力於符合FATF設下的標準。當局因此加強房地產行業的監管機制,遏制洗黑錢活動和恐怖主義融資。
根據新條例,發展商必須對買家進行風險預測,展開客戶盡職調查,向當局報告任何可疑交易,以及妥善保管與調查相關的記錄至少五年等。
不遵守新條例的發展商,將面對不超過10萬新元(約34萬7000令吉)的罰款。發展商若被發現為這類交易提供便利,也可能被起訴甚至坐牢。
由於不法分子通過買房地產的手法洗黑錢時,往往會超額償付,在賣出房子時又不介意以較低價格拋售。這種做法無疑會破壞樓市的穩定性,進而對真正買家帶來影響。
新加坡過去發生多起洗黑錢和恐怖主義融資的房地產交易,包括2016年,兩名房地產經紀因未舉報可疑房地產交易而被罰款。其中一人涉及升濤灣一棟價值2380萬新元的洋房,另一人涉及一個新公寓單位。這兩名經紀後來被發現與從事非法活動的個人打交道。
2021年12月,一名房地產經紀知道他的買家參與非法賭博活動,卻無視房地產經紀的法律義務,沒提交可疑交易報告,最終被判罰款1萬2000新元。
義正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謝賢寧受訪時說,房地產交易出現洗黑錢和恐怖主義融資的機率通常較高,因此新加坡政府實施更嚴格條例,可加強新加坡作為值得信賴和安全的房地產市場的地位,避免非法資金動搖市場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