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租房越來越貴。一間普通的四房式組屋,租金甚至來到了4600新幣!
對於那些剛剛回到新加坡的人來說,這價格不亞於一場「心靈暴擊」:
新加坡房租漲的如此厲害的原因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現在租房市場實在太「卷」了!

但或許更讓這些人心塞的消息是,到了明年,新加坡租房市場的「內卷」情況,還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

作為消費價格指數CPI的一部分,住宿通脹是影響新加坡整體通脹的一個重大因素。
新加坡媒體《聯合早報》就此採訪了一些本地經濟分析師,其中一名馬來西亞銀行的經濟師表示,今年新加坡的住房通脹相當嚴重,年初至今已經到了4%。
而在去年同期時候,這個數字只有1.4%而已......住房通脹,目前已經占據了新加坡整體通脹的22%,超過五分之一!

比如,新加坡組屋的租金今年上漲了26%至28%,根據他的預估明年預計將上漲15%至18%。
而私宅的租金,明年會上漲13%至16%左右,總體還是比今年的漲幅更低一些。
針對這些預測,金管局給出解釋。一方面,現在已經到期的租約,如果房客不想再換房子,就只能按照現在市面上的高租金續租。
這會進一步推動住房通脹在之後繼續上升,讓租金越來越高。

而且,新加坡房屋市場的大環境,似乎也對租客有些不友好。
十月初,新加坡公布了新一輪房屋降溫措施,規定私宅屋主賣掉房子後,須等15個月才能購買非津貼轉售組屋。
而這15個月的等待期,很有可能促使私宅賣家轉向租房,進而推高租賃市場的需求和價格,並在無形中進一步推高組屋租金。

之前,新加坡也不是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但在最近一次租金大漲後,全球金融風暴到來引發了經濟衰退,因而迅速得到修正。
而這次,雖然新冠疫情對全世界經濟帶來了衝擊,但會不會同樣引發類似的蝴蝶效應,經濟師也不敢妄加推測。
實際上,租金上漲只是外國人來新加坡後遇到困難的其中一項。一位網友表示,自己經歷了全面的「消費降級」。

不過,或許是因為通貨膨脹嚴重的關係,在新加坡物價飆漲的現在,也有一些人開始緊衣縮食。
對於那些非新加坡居民(公民或PR)的中國人來說,或許就更是如此了。他們不僅遇到了消費降級的困擾,還出現了生活品質上的「降級」。

【2】出行降級
在中國,購買一輛代步車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而在新加坡,因為高昂的擁車證價格(往往要大幾萬新幣,動輒超過10萬),能買得起車的人其實並不多。
沒有屬於個人的車子,出行時就必須選擇公共運輸。在高峰時期,像沙丁魚一樣擠在地鐵車廂的感覺並不好受......

有網友特別懷念在中國可以吃到的,十幾塊錢一份的快餐......還有八大菜系,也是讓人懷念無比。
【4】逛街體驗降級
新加坡沒有隨處可見的充電站和共享單車,去逛街逛個幾小時總是特別辛苦。
得提前給手機充好電不說,赤道的烈日也不是誰都能承受住的......

【6】支付體驗降級
不少中國人,在來到新加坡後會發現,原本在中國基本上已經被放棄的現金支付,在新加坡卻是大有市場。
隨身帶著錢包和現金,當然比只帶著一個手機掃碼或是直接刷臉支付更麻煩了不是?
更不要說,帶錢包還有被小偷盯上的風險(不過這一點在新加坡幾乎不可能發生)。

【8】快遞降級體驗
又是一個中國完全「碾壓」新加坡的生活體驗之一!新加坡的快遞時效,有時候真的是太慢太慢了......

總而言之,這些新加坡目前存在的一些「劣勢」,讓不少中國人來到新加坡之後似乎感覺有些不太適應。
錢花的比在國內花的多,卻沒有享受到這些錢所帶來的服務和便利。心裡的落差,恐怕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緩解。
說起來,來到一個新城市新國家,離開原有的舒適區,或多或少都會感到文化不同、生活習慣不同帶來的一些衝擊。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在很多中國人眼中的優質體驗,可能確實也不是新加坡人民想要的。
比如移動支付,雖然政府一直想推動其發展進程,但在網絡上卻時常不乏出現反對的聲音。

事實上,今年5月,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飛往日本參加的第27屆國際交流會「亞洲的未來」中,他就對外透露出一個重要訊息:
「現在或有幾十億人想排隊進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