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蘭妮:售賣國有土地 不會增加國家儲備

英蘭妮。(圖:通訊及新聞部)
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和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說,售賣國有土地並不會增加國家儲備,真正增加國庫收入的是利用賣地所得進行投資後的收益。
英蘭妮在國會答覆議員提問時說,根據憲法,國有土地屬於政府的有形資產,脫售後轉換成金融資產。這個轉換過程沒有創造新的價值,政府儲備不會因此增加。
她舉例說,如果政府按市價,以100萬元脫售一幅99年地契地段,政府利用這筆錢進行投資,再用投資所得進行再投資,以此為國家儲備增值。
英蘭妮說,由於國家擁有土地的最終所有權,有關土地在99年地契期滿後將自動歸國家所有,再次成為國有土地。不過,即使回收土地,國家儲備也不會增加,這是因為有關土地的歸還權益屬於國家儲備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政府之前賣地所得是用來抵消國家在這99年內失去使用土地的損失,而不是為了永久售出這塊土地。
英蘭妮也說,政府按公平的市場價格把土地賣給建屋發展局,而不是把土地的擁有權轉移給建屋局。這是因為國有土地屬於國家資產,如果不以市價換取土地,將沒有相應的金融資產取代有形資產,也沒有售地收益來投資和產生回報,這將導致國家儲備減少。因此,政府要求建屋局以公平的市價支付土地成本,以便保留國家儲備價值,保障世世代代國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