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時不時就會發生校園暴力事件

示意圖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霸凌事件之所以能夠進入公眾的視野,都是從照片或視頻在網上流傳開始的。
針對這個現象,教育部長陳振聲於10月14日表示,公眾必須小心,不要在無意中使這類行為正常化。
避免霸凌事件在網上傳播
陳振聲在回答議會關於霸凌問題的聯合質詢時表示,提醒目睹欺凌事件的學生不要錄製和在網上分享事件,避免進一步傷害相關人員。
他補充說,每個人在回應這些視頻時也應該謹慎:「傳播此類材料、試圖曝光學生肇事者或呼籲公眾排擠他們,可能會使他們更加孤立,使他們走向極端,並使他們更難改過自新。」

圖源: The Online Citizen
肇事者往往也需要幫助才能改過自新。
「我們希望避免採取可能阻礙或剝奪肇事者改過自新機會的行為,比如適得其反的社交媒體傳播行為。」
陳振聲還呼籲大家阻止模仿者,不要試圖讓從前的霸凌視頻再次「火爆」。
上個月,一段顯示武吉景中學一名學生被欺凌並踢倒在地的視頻曝光,警方表示他們正在調查這起事件。

事件發生後不到一周,啟化小學一名學生被一名大男孩毆打的視頻也出現在網絡上。隨後,五名青少年因涉嫌參與騷亂案件而被捕。

就在這個月,美廉中學一名學生遭到同學毆打,導致右耳膜破裂。

針對頻頻發生的校園霸凌的行為,議員Wan Rizal提出疑問:教師是否具備足夠的知識和技能來識別和管理霸凌行為,特別是在受害者沒有報告事件的情況下。
議員Louis Chua則詢問了過去五年來學校報告的霸凌案件數量,以及學校為加強發現、報告和糾正此類案件而設置的資源和政策。
針對霸凌採取的措施
陳振聲在答覆中還指出,品格與公民教育 (CCE) 課程讓學生學會以尊重的方式解決分歧,並抵制霸凌。
教師和學校輔導員還為涉事的學生(無論是受害者還是施暴者)提供情感支持,並為仍然感到痛苦的學生提供社區資源。 這些教育和恢復性措施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他補充道:「採取這些措施是為了改變霸凌者,而不僅僅是簡單的開除或停學。」 當學生關係因衝突和不當行為而受到影響時,學校和機構會採取措施進行教育、懲戒。

示意圖
父母的支持和合作也是必要的,因為他們對於塑造孩子的性格至關重要。 當孩子遭受霸凌時,父母應該保持冷靜並提供情感支持。
同樣,當孩子霸凌別人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真誠地道歉,並作出補償。
教師們也接受了培訓,營造積極的課堂文化,識別有問題的學生,並主動處理傷害行為和霸凌行為。
陳振聲說,所有教師入職前都接受過這種培訓,新教師還會得到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和學校輔導員的支持。已經在職的教師也會接受進修培訓作為專業發展的一部分。

示意圖
當校內或校外發生霸凌事件時,教育部會進行徹底的調查,然後根據事件的嚴重程度,對欺凌案件採取分級處理方法。
比如,對於因為不恰當的言語或誤解而產生的霸凌,教師會引導學生化解分歧,達成共識。 對於持續、故意的欺凌行為,除了採取恢復性措施外,還會採取嚴厲的紀律處分。
陳振聲強調,在採取紀律處分時,也會考慮事件的嚴重性、所涉學生的具體情況和需要。 學校可能會對肇事者處以拘留,甚至暫停其上課。
他補充說,鞭刑是針對男孩的最後手段,並且只能由獲得授權的成年人以適當的方式執行。
對於嚴重霸凌、打架行為,教育部將報警,並依法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責任。

示意圖 陳振聲表示,教育部將繼續與學校合作,分享良好做法,並審查應對欺凌行為的策略。
「我們將繼續更新這些教育和干預措施,並與家長合作,為我們的學生創造關愛和安全的學習環境。」
教育部將要求社媒刪除校園霸凌內容
議員莎麗塔哈詢問,教育部是否會與數碼發展及信息部合作,讓社交媒體平台刪除霸凌視頻,以免讓學生受到更大的影響。
陳振聲表示的確正在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並且教育部特別關注霸凌事件的視頻流傳,因為可能會產生不良後果。
他重申了對視頻和照片在網上曝光的擔憂:「這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留下記錄,我不確定這是否會對我們的康復工作有所幫助。想像一下,你的孩子做錯了事,而這件事會被永遠記錄下來。」

示意圖
他補充說,當成年人介入時,有時對於處理當前情況、改造施暴者和幫助受害者康復來說可能是「最無益的」。
議員Hazel Poa也詢問,是否有研究調查過青少年為何會參與欺凌行為。
陳振聲回應稱,教育部正在研究新冠防疫措施的影響,這些措施導致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與人互動的機會減少,這是否會對兒童的社交行為或反社會行為產生影響。
他還回答了關於霸凌案件漏報的問題,他表示,教育部對事件的漏報和多報情況都感到擔憂。

示意圖
他指出,學生們除了學校、社區和家庭之外,還受到更加多樣化的影響,而且主要是通過網際網路,網絡使信息來源和學生所接觸的內容變得「更加複雜」。
「但無論情況多麼複雜,我們都鼓勵所有學生報告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受到尊重或感到不安全的情況。」
對於教育部對校園霸凌事件的態度你是怎麼看的?你認為應該讓社交媒體刪除相關內容,防止進一步傳播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