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環保管理部門
環境和水資源部(MEWR)是新加坡的政府部門之一,負責提供高質量的生活環境和高標準的公共衛生以及防止傳染病傳播。該部門成立於1972年。目前,在其兩個法定管理部門——國家環境局(NEA)和公用事業局(PUB)的協作下,環境和水資源部的職權範圍已有所擴大,包括確保清潔和衛生的生活環境以及管理完整的水循環。
在國家環境局和公用事業局的協作下,借力於企業、政府和國民三方的不斷創新和積極合作,環境和水資源部管理新加坡有限的資源,應對新加坡環境可持續性的業局是新加挑戰。公用事坡的國家水務機關,負責綜合管理新加坡的供水、集水和廢水。
國家環境局負責在新加坡改善與維持清潔和綠色環境。國家環境局策劃並牽頭開展各種環保措施和計劃。通過保護新加坡的環境免受污染,保持高水平的公共衛生,並及時提供氣象信息,國家環境局努力確保當代和後代的可持續發展和優質的生活環境。
02
主要環保
法律法規名稱
新加坡政府對環境問題的立法注重源頭管理,要求所有建設工程、製造業和其他工程的開展需要依法取得許可以確保其符合環境法。其目的在於從相關活動開展的那一刻起阻止任何新的活動的污染。因此,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新加坡政府以此為宗旨先後制定了一系列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新加坡環境法立法的重要目的在於確保環境得到長期保護。這些法律不斷地根據經營活動方式和保護環境的方式和方法的演變而被審閱和修訂。目前採取的方式是為了確保在建造規劃的階段,建造規劃在起草時納入具體的建築工程和相關建築服務,例如固體廢物、污水、地表排水系統和污染控制系統以符合操作規範和相關法規規定的環境保護要求。這確保了環境問題的全面源頭管理。
環境法被納入主要立法、子法規和新加坡國家環境局以及負責建築和建造業的其他政府部門發布的各項規範之中。新加坡環保法律包括但不限於:《環境保護和管理法》、《公共環境衛生法》、《危險廢物(控制出口、進口和傳播)法》、《輻射防護法》、《能源節約法案2012年版》、《跨境煙霾污染法案2014年版》、《環境保護和管理(工廠周圍噪音限制)法令》、《公共環境衛生(有毒工業廢物)法令》、《環境保護和管理(施工場地噪音限制)法令》、《環境保護和管理(危險物質)法令》、《環境保護和管理(工業廢水)法令》和《環境保護和管理(大氣污染物)法令》。
03
環保法律法規
基本要點
工業和機動車氣體排放是新加坡國內空氣污染的兩個主要來源。周邊土地和森林焚燒產生的跨境煙霾也是在8月至10月西南季風期間間歇性影響新加坡空氣品質的問題之一。城市和工業的綜合規劃和開發控制已使政府在規劃階段可以採取保護性的空氣污染控制措施。此外,立法、嚴格的實施措施和空氣品質監測已有助於新加坡政府在密集的城市開發和存在大規模工業區的情況下保證優良的空氣品質。因此,新加坡的空氣品質比亞洲很多國家好,而且比得上美國和歐洲一些城市的空氣品質。新加坡的空氣污染指標在2014年97%的時間裡是「良」和「中」。鑒於國際空氣品質標準如《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指引》(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Air Quality Guidelines (WHO AQGs))在被持續審閱,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於2010年7月成立了環境空氣品質諮詢委員會,為新加坡確保公共衛生所需的一系列空氣品質指標提供建議。該委員會於2011年7月完成工作且其建議是基於對《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指引》為國際認可且嚴格的評價。
因此,在空氣中散布污染物的工業必須安裝特別設備以確保散發出來的氣體符合國家標準。在工業污水處置方面,規定對工業廢水的排放進行污染控制的方法有兩種:(1)制定工業廢水排放標準,允許自行處理後達標排放;(2)監測排水口,防止污染。在生產廢水排放口安裝自動監測裝置,超標排放時,閘門自動關閉,非新加坡國家環境局人員無法啟動閘門。
水污染和水質關乎新加坡污水系統、內陸水體和沿海區域。由於新加坡水資源有限,水污染和水質的嚴格監控和規制至關重要。由於土壤污染物可能流入或通過地下水進入水系統,因此土壤污染控制也很重要。新加坡的土壤污染控制主要關注對抗土壤中昆蟲的已批准殺蟲劑的正確使用。
新加坡有毒工業廢物的處理、運輸和處置依據1988年的《公共環境衛生(有毒工業廢物)法令》進行。根據該法令,所有有毒工業廢物的收集方需要取得許可。運輸超過該法令規定量的有毒工業廢物需要取得運輸許可。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控制的危險物質一般是指可能引發大規模災難的,具有高度毒性和污染性和/或產生需要通過很大困難才可以處理的毒性廢物的物質。此外,新加坡國家環境局依據《環境保護和管理法》、《環境保護和管理(危險物質)法令》和《環境保護和管理(破壞臭氧層物質)法令》對有害環境的化學品進行管控。
任何企業和個人違反《環境保護和管理法》等法規和規定,都視為犯罪。環保部門有權根據違法的嚴重程度對責任人處以2萬新元至10萬新元的罰款,逮捕責任人並處以1年以內監禁,或逮捕責任人並提起訴訟。
此外,新加坡標準、生產力與創新局(簡稱「標新局」)作為國家標準認證機構,推出SS 530建築服務與設備能源效率標準。採用該標準,電費可節省1/3。在SS 530標準里,對冷氣空調設備的要求更嚴格,符合國際標準和最新科技。和以往標準相比,達到SS 530標準的冷氣空調設備能節省30%能源。近年來,由於化工產業和柴油車輛導致二氧化硫和PM2.5濃度超標,新加坡政府決定逐步收緊車輛和燃油的排放標準,國家環境局從2012年8月24日起,每天3次公布PM2.5濃度。新加坡也是東南亞首個每天公布PM2.5的國家。
04
環保評估的相關規定
根據新加坡政府的要求,企業在新加坡開展投資項目,業主須委託有資質的第三方諮詢公司進行污染控制研究分析(Polution Control Studies,PCS),相當於國內的環評。PCS主要是對工廠產生的三廢、噪聲、危險化學品等情況,識別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採取的控制措施。
開展PCS前期,業主需向諮詢公司提供相關資料;諮詢公司完成分析報告後,由業主提交新加坡國家環境局(NEA)審批,審批周期約為2-3 個月,審批過程中,NEA可能提出問題要求進行解釋和澄清;評估費用通常為2萬新幣。
國家環境局(NEA)聯繫方式見:app2.nea.gov.sg/corporate-functions/contact-nea 涉及投資環境影響評價法規的查詢網址:app2.nea.gov.sg/business.aspx 查詢NEA認可的諮詢公司名錄網址: app2.nea.gov.sg/env_plan_cbpu.aspx
(來源 vxid:libaoba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