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領袖:預算案極具遠見 助工友掌握能力應對未來職場挑戰

示意圖。(圖:iStock)
工會領袖認為,這次的財政預算案不僅協助工友應對眼前的挑戰,也通過技能創前程等各項計劃,照顧到他們的長期就業需要,是極具遠見的政策。
全國職工總會助理秘書長兼中小企業協作平台及婦女與家庭事務處署長楊涴凌說,這次的預算案看起來簡單直接,人人都有紅包拿,但深入來看的話,就會發現每項宣布都環環相扣,主要幫助工友掌握能力來應對未來的職場挑戰。
「對工友的話,他們將來的事業發展或者將來的收入全都是由技能創前程計劃來帶動。像新加坡人口比較少的國家,要培養員工的話,我覺得提升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所以我非常歡迎政府這次把技能創前程計劃作為一個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以後我們的工友在工作方面會有一個保障,他們的未來也是有一個保障。」
楊涴凌也說,不少工友和企業反映,雖然有心培訓,但因為公司人手不足,無法讓員工報讀培訓課程。她很高興政府在這次的財政預算案中,不僅為有意提升技能的工友提供更多津貼,也繼續為人手短缺的企業提供補助,以鼓勵他們讓員工接受培訓。
針對擬定中的臨時經濟援助計劃,楊涴凌希望政府不要只解決失業者的短期問題,應該提供「一條龍」的援助,包括進行工作配對和確保所掌握的新技能能滿足未來的職場需求,例如著重在可持續發展和人工智慧相關的培訓。而工運在這方面願意同政府和僱主配合。
「我覺得除了援助金,我們也是一定要看怎麼幫助失業者接受培訓,培訓之後幫助他們找到工作。短暫的援助就是看金額方面,金錢的幫助。但是如果看長遠的話,一定就是要培訓到他們的技能能夠跟其他的工友的技能是一樣的,讓他們找到喜歡和適當的工作。我覺得這樣才是長久的方案。」
在精密工程業服務了30年的林德泉原本從事維修相關工作,10年前因為公司重組,他被迫學習新技能,目前主要負責改善生產力方面的管理工作。
也是先進位造業雇員聯合會會長的林德泉說,作為過來人,他很高興看到政府把培訓列為這次預算案的重點項目之一。
「職總也是一直在鼓勵工作培訓,因為我們是考慮到員工長遠的職場能力,特別是在這段期間我們有很多變化,職場很多東西都需要你做一些比較新的改變。現在宣布說如果要報讀全日制專業文憑課程的話都有一些補助,我覺得這方面就會幫到很多員工。最好是讓他們受訓的同時,也能把新技能運用在工作上,或公司能告訴他們,接受培訓後的職業展望。」
林德泉也希望政府為那些不獲公司資助、自願接受培訓的員工提供補助。他說,一些收入不高的員工必須犧牲加班時間來上培訓課,導致收入減少。如果政府能提供補助,將能鼓勵更多經濟條件較差的員工,毫無顧慮地報讀技能提升課程。
另外,楊涴凌和林德泉都認為,這次預算案沒有提及針對看護者的援助。他們希望政府能更加關注這個群體,讓需要兼顧看護責任的工友,或者想要重返職場的看護者也能追求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