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教育體系是世界一流的,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測試中,新加坡學生在語言、科學及其他社會技能方面總是名列前茅,但即便如此,在這個體系內的學生也並不容易,學生和家長都會面臨很多壓力,李顯龍總理認為:適當壓力可以轉變成動力,但壓力大到令學生受不了,就會適得其反。

圖源:ST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2月3日出席在德義小學舉行的宏茂橋德義區教育儲蓄獎為學生頒發獎學金和助學金時,給出了一些建議。
01 認真對待教育,但不要過度壓力

李總理說,認真對待教育是好的,因為教育可以幫助我們為未來做好準備,讓我們能夠自力更生,聰明地工作,思考我們能做什麼,怎樣才能做得更好。教育也可以幫助我們照顧好自己,共同為新加坡做好準備。
但是,壓力太大則不好,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讓我們無法享受學習的樂趣,甚至導致我們放棄學習。李總理說,很多孩子和家長都感受到了壓力,有些家長甚至會請假陪孩子一起備考。,,這樣做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健康的。
02 政府努力平衡教育體系,減輕學生壓力

李總理說,政府一直在努力平衡教育體系,讓學生可以在適中的壓力下努力用功,而不會感到「買大漢」,忍受不了,他概述了教育部近年來為緩解學生壓力而做出的一些改變:
取消小一和小二的學校考試,讓學生可以在輕鬆的環境下適應學校生活,培養學習興趣和基本技能。
取消小六會考的T分數,讓學生不再被一個數字定義,而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選擇中學。
以科目取代中學的分流課程,讓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伐和水平學習不同的科目,而不是被劃分為不同的班級和課程。
這些改變是為了讓教育體系更加靈活和多元,更加適應每個學生的不同需要和潛能,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優勢和興趣,實現自己的夢想。
03 政府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幫助和指導
政府也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讓學生在感到壓力或無法承受時,可以獲得幫助,李總理說,教師和輔導員會提供幫助和指導,讓學生可以在得到反饋後,做出調整。政府也會根據學生的反饋,不斷改善教育體系,讓學生可以以可持續的方式繼續下去。
學生也要學會自我調節,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節奏,不要和別人比較,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學生要學會平衡學習和生活,參與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培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結交一些好朋友,保持身心健康。
04 政府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回饋社區

政府鼓勵學生全面發展,不僅要爭取好成績,也要建立品行,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李總理說,學生要感恩自己的學習機會,要知道自己的學習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自己的未來,也是為了新加坡的未來。
政府也希望學生能回饋社區,繼續幫助有需要的人。政府和社區都在為低收入家庭提供額外的支持,讓他們能負擔得起教育,李總理說,政府和社區捐助者為德義區的學生頒發了獎學金和助學金,希望他們除了幫助支付學費外,還能鼓勵他們更加努力地學習,取得好成績,能夠掌握科目,並在成年後和生活中繼續取得成功。
教育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不是全部,學生要注重全面發展:有自信、要有夢想、要有勇氣、要有責任感、要有同理心、要有國際視野、要有創新力、要有適應力,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這些都是教育的目標,也是新加坡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