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出售管控雜菜飯,天價菜飯或即將成為過去
- 在該計劃下,這家連鎖食閣咖啡店的所有雜菜飯攤位菜品將被掛上標籤分類,以提高透明度,讓食客吃的明白
- 新加坡有不少雜菜飯攤位提供便宜的選項,椰子列出了其中10家
在新加坡,你是不是經歷過被「雜菜飯刺客」只配的恐懼?
好消息來了!新加坡政府現在要對它下手了!
就在前天,新加坡消費者協會和本地知名食閣連鎖品牌口福合作,計劃在今年底在口福旗下所有77家食閣和咖啡店推出價格標籤計劃,明確標示雜菜飯菜品價格,以提升價格透明度。

圖源:早報
或許,這是一項試點計劃,未來會推廣到全新加坡。到那時,我們再也不用擔心被雜菜飯的價格震驚到了!
天價菜飯即將成為過去時?
目前,這項計劃已經開始在新加坡登加新鎮的一處食閣里開始試運行了。
根據計劃,雜菜飯的價格標籤分為四色,海鮮類為藍色、肉類為橙色、蔬菜為綠色,而精選菜肴則是白色。
不同種類食材都明碼標價。以登加食閣的雜菜飯攤位為例,海鮮、肉類和蔬菜的價格分別為2.5新、1.5新和1新;精選菜肴則視個別菜品而定,一般會在3新以上。

圖源:早報
也就是說,今後我們只要看一看標籤顏色,再對照攤位張貼的顏色說明,就能知道菜品的價格。不會再出現「點了一條魚結果發現被收了好幾新幣但又不得不付錢」的情況了。

圖源:CNA
這項計劃將在未來一年多時間內,逐漸推廣到口福集團旗下在全島所有77家食閣和咖啡店內,約有70家雜菜飯攤位將效仿。
但是,不同咖啡店/食閣內的雜菜飯攤主將自行對菜品進行定價,已試行的價格並不會作為參考價全島推廣。

圖源:CNA
當然,僅僅是在雜菜飯攤位推廣也不夠。印度羅惹(Indian Rojak)和巴東咖喱飯(Nasi Padang)攤位今後也有可能加入這個行列。
此外,消協也希望與口福的試點計劃能鼓勵本地所有雜菜飯攤位效仿,標明每一道菜品的價格。
目前,已經有其他咖啡店業者正在觀察消費者的態度,再考慮是否鼓勵旗下咖啡店的雜菜飯攤位效仿這個做法。
《聯合早報》採訪的一位業者就表示,「如果消費者反應好,雜菜飯業者自然會願意配合。如果做法麻煩、不可行及難以持續,我們再怎麼大力鼓勵,業者的反應也不會好。」

圖源:Yahoo
為啥要推出這個標籤?
政府下屬機構消協選擇在這時候公布這個雜菜飯標籤計劃,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新加坡雜菜飯價格最近真的太貴了,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買到過「天價菜飯」的經歷。
1)「3肉1菜,被收了21新」
去年6月,有網友表示自己在烏節路一個商場食閣里點了一份3肉1菜的雜菜飯,結果被收了21新幣!
事主是名遊客,她說當時她只點了6新元的套餐,包含了1盤白飯,酸甜雞和青菜。
她覺得不夠吃,於是又叫了1份三層肉和2份酸甜豬扒,結果分別被收了5新幣和10新幣!
可當她要求店家列印收據時,店家卻說收銀系統壞了......迫於無奈女主只好「認栽」交了錢吃了「在新加坡吃過的最貴的飯」。

21新幣的東西一共就這麼點,圖源:FB@Yuu Chan
2)「7.9新幣雜菜飯,裡面沒有肉」
還有一位網友,之前在淡濱尼美食廣場花了7.9新幣買了雜菜飯,明明點了2個肉菜,但端上來卻發現什麼都沒有......
網友表示,當時雜菜飯攤位的工作人員告訴他,蘑菇和豆皮都算是肉菜(?),還說這是他們的標準......
雖然最後店家向這名網友道歉了,但網友認為雜菜飯攤位應該在每道菜上貼一個小標牌來標明價格,以避免食客誤解。

圖源:Stomp
3)「3.5新幣的五花肉和3新幣的排骨,讓人震驚」
還有網友說,自己在一家雜菜飯攤位里點了一盒花了她9.3新幣的飯,結果很薄的幾片五花肉要3.5新,略顯寒酸的排骨也被收了3新幣......
很多網友都看不下去了,甚至有人留言聲援表示這就是「光天化日下的『搶劫』!」

圖源:AsiaOne
4)「一小片魚肉,8新幣!」
在本地著名吐槽社區Complaint Singapore里,有人分享了他剛剛吃到的,12新幣的雜菜飯。

從網友的分享可以看出,他點的應該是一魚一肉一菜的搭配,配菜的分量才行,差不多能蓋住飯的表面。
不過,12新幣一份還是相當誇張的。因為平時我們吃雜菜飯,往往也只要5-6新幣而已。
網友介紹,這份天價雜菜飯,光是這片魚就收了他8新幣!起初,他還以為只要3新幣,因為他看到攤主列出的魚肉價格,也不過是2.5至6新幣而已......

5)「這一餐花了17.2新,感覺好像被敲詐!」
這個倒不是雜菜飯了,但也是被消協點名希望推廣價格標籤的「巴東飯」攤位。
一個新加坡網友吐槽,買了一份巴東椰漿飯吃出了昂貴雙人份麻辣燙的感覺!他發文寫道,"以17.20新(約95元)的價格購買這個(飯),我感覺自己被騙了 😂。用這個價格我已經可以享受一頓美味的雙人份麻辣燙。"

網友是在巴耶利峇的一家美食廣場買的巴東飯,裡面有一個荷包蛋、一小撮炸花生、一份羊角豆(即秋葵)、一些鳳尾魚塊和一塊雞腿肉👇

而事實上,如果只是價格高也就罷了,只要不是不合理收費,很多人也會默默認了。
但沒有價格標籤帶來的最大問題是:很多時候食客根本不清楚自己都點的東西要多少錢!在不知道價格的情況下點了很貴的菜品,最後也只能認栽,讓人相當無奈。
比如這名網友,點了兩道菜的經濟米飯就被收取了6.40新幣,讓她感到震驚:
「我覺得收費過高,於是要求男小販給我列出費用明細。他告訴我,魚3新幣、雞肉2.50新幣、米飯0.9新幣。」
「我告訴他我當時想選豬排,但魚看起來太像豬排了。如果確實是魚,而且價格昂貴,那麼店家應該在托盤上貼上標籤,讓食客知道這一信息,這樣我們在付款時就不會感到驚訝了。

圖源:Stomp
因此,對於這項新試行計劃,新加坡網友普遍都表現出了強烈歡迎。

「價格透明化是良好的開端。這也應該擴展到咖啡店裡的其他雜菜飯攤位。」

「終於!其他的雜菜飯攤主該瑟瑟發抖了!」
還有一些網友認為這個舉措雖然好但仍然不夠,依然存在可被操作的空間,希望消協日後能彌補上。

「聽起來這個想法和日本迴轉壽司中不同顏色的盤子裡裝著不同價格的菜品很相似。但是,與那些餐廳不同,雜菜飯雖然標有價格,但沒有標明分量。這是否會給一些投機取巧的老闆留下漏洞,故意提供較少的分量?這些攤位是否也應該標明「單位價格」?」
椰友們,如果你們想吃到價格透明的雜菜飯,就認準下面這些口福旗下的食閣/雜菜飯地址哦~
中部地區:

西部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