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氣候變化問題的日益嚴峻,電動車作為一種綠色出行方式,逐漸成為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主流選擇。新加坡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城市國家,也在積極推動電動車的發展,力求實現更清潔、更環保的交通系統。

政府提供了一系列財政激勵措施,給了消費者一定的支持。然而電動車的購買成本較高、充電設施不完善以及保險費用等問題仍是潛在的挑戰。本期我們來盤點一下在新加坡購買電動車的成本、政策以及電動車與燃油車的優劣勢,希望幫助大家做出明智的選擇。
01 新加坡買車須知
為了應對複雜的交通堵塞問題,新加坡政府通過多項巧妙措施有效地避免了交通擁堵問題,其中一項最有特色的制度就是擁車證制度(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
擁車證
擁車證的類別
新加坡擁車證(COEs)分為5個類別,其中A組、B組、D組不可轉讓(2024年5月,價格僅供參考):
A組 --- $92,700
中小型汽車組:排量為1600cc以下/馬力為130以下/發動機功率為110kW以下
B組 --- $105,689
大型及豪華車組:排量為1600cc以上/馬力為130以上/發動機功率為110kW以上
C組 --- $72,001
貨物車輛和公共汽車組
D組 --- $9,311
摩托車組
E組 --- $105,002
公開組:除摩托車外其他車型均可購買
數量決定機制
政府每年發放的擁車證數量是由政府決定的,其參考依據是每年淘汰車輛的數量和道路建設狀況。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價格決定機制
購買擁車證的方式是投標,政府每月會拿出一定數量的擁車證分兩次供購車者投標。新加坡的擁車證價格很高,但是競爭市場公開透明,符合市場規律。簡單來說就是政府控制新車數量,而市場決定COE的價格,並且最終所付價格的機制要更為人性化,即取最低中標價格。
擁車證與車
新加坡的擁車證與車輛是綁定在一起的,當車輛轉讓時擁車證必須隨之轉讓;相比較國內是車牌和人綁定,出賣車子,車牌不會隨之轉讓。所以在新加坡是一車一證,車證不分,即使是以公司名義購買的公司用車,也是需要有擁車證的。
此外在新加坡EP也是可以競投COE購買汽車的,只是貸款難度相比公民和PR要更難些,但也可以選擇全款購買。
02 購買電動汽車須知
電動汽車的COE,與油車一樣施行一車一證的制度,分類上同樣按照上述排量功率等指標進行劃分。
購車費用
以下是在新加坡購買電動汽車時所涉及的各項稅費及費用:
01 車輛價格(OMV)
Open Market Value(OMV),是指車輛在公開市場上的價值,僅是汽車的售價,不包括任何稅費。由於新加坡本身並不生產汽車,在汽車消費這一板塊,所有產品均為海外進口。所以,公開市場價格OMV也是一輛車進口到新加坡時本身的價格。如比亞迪Atto 3的平均OMV約為3.4萬新元,特斯拉Model 3的平均OMV約為5萬新元。
02 註冊費(RF)
這在新加坡是所有新車都必須支付註冊費,目前每輛車的註冊費為350新元。
03 附加註冊費(ARF)
按車輛公開市場價值(OMV)計算:
OMV ≤ 20,000新元的部分按100%;
20,001-50,000新元的部分按140%;
超過50,000新元的部分按190%。
例如以比亞迪Atto 3為例,OMV為34,000新元的車輛,其ARF為:(20,000 × 100%) + (14,000 × 140%) = 39,600 新元。
04 消費稅(Excise Duty)
所有進口汽車需繳納OMV 20%的消費稅。例如同意是這輛比亞迪OMV為34,000新元,消費稅就為6,800 新元。
05 商品與服務稅(GST)
按照OMV與消費稅的總和計算,稅率為9%。例如 (34,000 + 6,800) × 9% = 3,672 新元。
06 擁車證(COE)
當前COE價格較高,以大部分電車為B組擁車證為例,大約是11萬新元的價格。

07 車輛保險
電動車保險是購車後註冊流程中的重要一環。由於電動車的維修技術較新且成本較高,其保險費用通常高於燃油車。例如比亞迪Atto 3的年保險費用在2,000至3,000新元之間。
因此根據以上計算和政府給出的參考數據,一輛比亞迪Atto 3在新加坡落地的基礎成本,大約在20萬新元(包含擁車證COE)。
購車政策
在新加坡,電動車的註冊通常建議由汽車經銷商協助完成。首先,購車者需準備完整的文件,包括身份證明(如新加坡身份證或護照)、有效的新加坡駕駛執照、貸款證明(若有貸款需求)以及車輛登記申請表,後者通常由經銷商提供並協助提交。

新加坡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補貼政策以扶持電動車發展,例如電動車附加註冊費優惠(EEAI)可以為合格電動車提供最高20,000新元減免,降低購車成本;車輛排放方案(VES)根據車輛排放水平可以提供最高25,000新元獎勵,鼓勵選擇低排放車型。二者相加每輛車最多可減免45,000新元。
同樣是以上述一輛比亞迪Atto 3為例,兩項減免可達39,600新元,最終成本大約在16萬新元。
電動車的優勢
政策上,新加坡政府對綠色交通十分支持,每輛車最多可減免45,000新元。同時多家銀行都提供優惠利率的綠色汽車貸款,專門針對環保車輛。比如,星展銀行(DBS)和華僑銀(OCBC)的綠色貸款利率低至1.9%左右。

使用成本上,電動車的充電費用顯著低於燃油成本。例如,比亞迪Atto 3每年行駛20,000公里的充電成本約為1,500新元,燃油車卻要約3,000新元。
電動車的劣勢
儘管有財政補貼,電動車的總購車成本仍高於燃油車。例如特斯拉Model 3的購車總成本約20萬新元,而同等級類似燃油車僅需15萬新元。電動車的保險費用通常比燃油車高30%,主要原因在於維修技術成本高。例如燃油車的年保險費大約為1,500新元,而電動車則需2,000至3,000新元。同時電動車的年路稅也要高於燃油車,例如電動車為2,000新元,而燃油車僅1,200新元。此外,電動車還需繳納高昂的附加費用(如AFC-Additional Flat Component)。

此外關於充電便利方面,儘管新加坡計劃到2030年建成60,000個充電樁,但目前實際僅約7,100個,在組屋停車場安裝私人充電樁也需獲管理部門批准且流程複雜,因此這也是目前電車選擇受限的關鍵因素。
使用期間,由於電動車技術較新,相關專業人員較少,導致維修等待時間通常較長且成本高。例如特斯拉的部分零部件需從海外進口,維修費用和時間遠高於傳統燃油車,這也增加了車主的後續使用負擔。
結 語
在新加坡購買電動汽車的確有一些政府補貼以及使用成本低的優勢。然而,高昂的購車費用、不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及較高的保險和維護成本都是無法忽略的問題。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到正準備買車的小夥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