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想不到,作為一個以華族為主體民族的東南亞國家新加坡,居然還是擁有53個成員國的大英國協中的一員,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新加坡居然是東南亞地區唯一一個把英語定為第一官方語言的國家。我們試著了解一下新加坡的近代歷史,就能找到這個國家為何與美國的關係這麼密切。

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的峽口位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歷史上一直都是馬來西亞聯邦的一部分,在古代分別屬於室利佛室、馬六甲蘇丹王朝和柔佛王國的領土。1819年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雇員史丹福·萊佛士首次登陸新加坡,他極有遠見的看出了新加坡特殊的地理優越性,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這片群島成為英國的管轄之地。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為大英帝國的殖民地。

從1819年到1942年被日本占據的這123年時間裡,新加坡一直都被英國人牢牢控制,百餘年的殖民統治徹底改變了新加坡的社會、經濟、文化結構。自1867年新加坡升級為海峽殖民地受英國直接統治後,新加坡得到了進一步的開發,繁榮的海上航運業和新興的橡膠種植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到19世紀末,新加坡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當時的貿易增長了八倍。可以說殖民統治徹底改變了新加坡過去落後閉塞的狀況,一個嶄新的貿易港口城市出現了。

除了新加坡自身因為有100多年的英國殖民歷史,其社會經濟文化結構制度都深受英國影響。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國父」首任總理李光耀,這個祖籍在中國廣東梅州的華裔,他就是出生在一個已經完全西化的華人家庭,李光耀從小在新加坡接受的就是英式教育,長大後又進入英國牛津大學深造,妥妥的一個學霸,1965年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宣布獨立後,英語被確定為新加坡第一官方語言,同時加入大英國協。

而英國與美國的關係非常密切,作為兩大英語國家,美國獨立之前的歷史,被大多數人認為是英國海外殖民擴張的一部分。時至今日英國人後裔在美國仍是影響力最大的族裔,而新加坡作為英語國家,作為大英國協成員國,曾受英國123年的殖民統治,這就不難理解英國為何這麼親近美國,中國古代不是有一句老話叫「愛屋及烏」嗎?用在新加坡和英國、美國身上不是再恰當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