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0年末,只有742套私人住宅售給外國購房者,這也是自2013年來最低的一年。其實這並不稀奇,2020年正在經歷著史上最大的疫情,全世界人們都不知道這場疫情會持續多久。為了安全各國嚴控邊境,我們不能出國,更別說去外國買房了。

而我們的房地產專家則認為,真正減少外國人在新加坡購房的原因其實跟買家額外印花稅的增收而開始減少。從2011年開始外國人購房需要支付一個10%的ABSD;2013年ABSD漲到15%;知道2018年再次升級至20%。例如新加坡聖淘沙一帶的豪宅項目「升濤灣」完美吻合了ABSD的走勢。

升濤灣豪宅中的海邊別墅項目,是專門針對外國人開發的,以滿足那些追求寬敞生活空間的超高凈值人群。截止2021年4月底,聖淘沙島上的私人住宅平均尺價為1596新元,低於10年前的2239新元。2011年的時候聖淘沙島上的私人住宅平均房價超過900萬新元,現在的平均房價為680萬新元。聖淘沙一帶的私人住宅並不可以代表整個新加坡的私宅走勢,因為聖淘沙是一個特殊地區。

哪裡更適合外國購房者
在過去10年中,外國人持有新加坡私宅的比率大幅下降。即使是在外國人最青睞的第九區(烏節路)、第十區(東陵、荷蘭村)也減少了近乎一半的比率。
第一區(金融區來福士)在2020年末的時候,是過去10年中外國人持有新加坡私宅最高的區。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裡靠近濱海灣,得益於濱海盛景豪苑(Marina One Residences)等樓盤的推波助瀾。
展望一下未來,第一郵區依然是外國人越來越傾向的地段。從2018年最後一次出台房地產降溫舉措看起,外國買家實際上從31%上漲到37%。截止到去年年底,第一郵區依然是外國買家比例最高的地段(近22%住宅被外國人持有)。

同時,在RCR(中部其他地區)例如第七郵區已經開始吸引到外國購房者的眼球。到2020年為止,該地段外國人占比最高。這股風潮是被當時的風華南岸府(South Beach Residences)帶起。

很多跡象也表明,新加坡的商業中心正在逐步向RCR地區擴展。去年國浩地產推出了最受矚目的名匯庭苑(Midtown Modern),這個項目主要是由小戶型組成,其原因也是為了避免更高的ABSD,儘可能讓外國買家接受。儘管新加坡私宅市場外國買家在減少,但需求依然強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