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怎麼會輸呢?這是不可能的……
最近,新加坡一媒體報道,韓國為了證明其文化獨特又偉大,將韓式泡菜改名為「辛奇」,以此來避免在中韓「泡菜之爭」中落敗。

「換了名就不是一種東西了,這回誰也別想跟我比正宗……」
對於泡菜的歸屬,韓國網友和中國網友槓了不止一天兩天。
事情起因是去年11月,中國四川的腌制蔬菜泡菜(英譯「paocai」)獲得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認證。這讓一些韓國網友不淡定了,他們認為的韓國才是泡菜的起源,它是民族脊樑,其他國家的泡菜形式都應該是剽竊,因此兩國網友爆發「泡菜之爭」。

「泡菜之爭」在今年年初進一步擴大,中國網紅李子柒發布了一個腌制泡菜的視頻,導致大量的韓國網民抗議李子柒不尊重韓國飲食文化,結果兩國網友在網絡上爭論起泡菜的起源和歸屬。
理不辯不明,雖然韓國網友不服輸,但是泡菜從三國時代由中國傳入朝鮮的歷史無法辯駁。為了化解這份尷尬,韓國政府決定為泡菜(paocai)改名為辛奇(Kimchi)。

其實2013年,韓國就打算給韓式泡菜改名為辛奇,目的是向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地區更好地推廣並加以區分,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標籤,但是使用的人太少了,所以上次改名以失敗告終。正好這次「泡菜之爭」,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決定,修正《公共術語的外語譯名規範》,更改Kimchi的標準中文譯名(泡菜),韓國教科書也將隨之修改。從此韓國再無韓式泡菜一說。

國家有意區分,但是韓國老百姓卻並不這麼理解,很多人固執地認為,泡菜就是韓國人的,辛奇是什麼?他們還認為韓國政府應為此感到羞愧。

這可難壞了新加坡人,無論是中國泡菜還是韓式泡菜,它們都屬於外來品。韓食在新加坡頗受歡迎,如果尊重韓國政府,將「泡菜」改為辛奇,很可能得罪前來旅遊或交流的韓國人,不改又不合適,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