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是印度淡米爾族傳統節日,大寶森節。新加坡的小印度熱鬧非凡,還有各種令你震驚的活動....

說到大寶森節,就不得不說它的來源了。每年在淡米爾歷的「泰月」(第十個月)滿月時舉行,也就是公曆一月或二月。傳說大寶森節是為了慶祝濕婆和雪山女神的幼子戰神穆魯干(Murugan)的生日,而在這一天戰神得到了雪山女神的饋贈——一支長矛,最終使其消滅了魔鬼。
和其他帶有歡樂氣氛的節日不同,大寶森節是一個贖罪、感恩和奉獻的節日。
在新加坡,通常信徒們會從斯里尼瓦沙柏魯馬興都廟(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出發,行經實龍崗路,一路遊行到位於坦克路的丹達烏他帕尼興都廟(Sri Thandayuthapani Temple)。全程約4.5公里,堪稱一大盛事。
教徒會把帶很多刺的東西扎進肉里,帶著走。針刺舌頭、額頭插針、鐵鉤皮膚鋼針穿雙頰,聽上去是不是覺得很恐怖?據說有些還會剃頭來還願!信徒們覺得透過自虐式的以針、鐵鉤刺穿身體感到的痛楚,能夠洗清罪孽。看著為他們心疼!

其中,鐵鉤搭背,看著特別血腥!背部肉體上嵌入無數個小鐵鉤,這些鐵鉤類似魚鉤,每個鉤尾都結著一條粗繩子,後面的人還不斷拉扯。

除了刺穿肉之外,信徒通常會頭頂奶壺,一步步前行。

慶典中最值得一看的奇觀,就是那些以雙肩負載著卡瓦第(Kavadi)的懺悔者。信徒們通過會將一些神台或者其他固定物釘在自己身上,以表達敬仰和奉獻。而在此之前,他們要整整祈禱準備48天。真是虔誠啊!!
一些信徒背著的卡瓦第上面裝飾著鮮花、棕櫚葉與孔雀羽毛,一些信徒身上掛滿祈禱神靈的器皿。遊行的路上,可以看到掛滿不同固定物的信徒們。



慶典中,還有一些引人注意的是,百針穿身的信徒們。真心為他們心疼!




家人們則身著傳統服飾隨行,一邊是聽著印度神曲,一邊看著又跳又舞的教徒們,十分熱鬧!


大寶森節將恢復暫停了兩年的祈福和還願遊行,活動將在2月4午夜日開始,直到2月5日午夜結束。新加坡眼將帶你現場直擊這場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