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新加坡總統提名日落在本月22日,3位獲合格證書的准候選人已紛紛展開「美食攻略」,競相走訪新國各小販中心,盼通過平民美食打開與小販和公眾的話匣子,藉此接觸廣大選民。
已在前日確認通過總統選舉委員會門檻獲得合格證書,分別是前國務資政尚達曼(66歲)、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前首席投資官黃國松(75歲),及職總英康前總裁陳欽亮(75歲),早已馬不停蹄展開各自接觸選民的行程。

黃國松(右)周六走訪高文城熟食中心,與小販夫妻吳介山蔡春花合影。(受訪者提供)
有的與不同媒體合作錄視頻增加曝光率,有的參與講座、論壇等活動加深大家對自己的認識。但三人的共同點是,競選行程少不了走訪小販中心,與小販和公眾交流。
據《新明日報》記者了解,黃國松截至昨日共走訪了七座小販中心。
根據陳欽亮幕僚公布的行程,他從今日起至投票日前已計劃走訪超過10座小販中心。
尚達曼則不時通過其社媒分享他走訪不同巴剎與熟食中心的情況。
就連未能成功獲競選合格證書的吳振華,也在前天記者會上透露已走訪了超過50座小販中心。可見總統寶座競爭者對這一類行程的重視。
觀察家:助塑人民總統形象 聆聽民意探知名度
受訪政治觀察家認為,小販中心是接觸普遍國人的最好地方,准候選人走訪有助塑造其「人民總統」形象。
新加坡管理大學楊邦孝法學院副教授陳慶文指出,多達八成國人是組屋居民,准候選人選擇走訪小販中心,是有意識展示他們與這些國人有聯繫,凸顯他們自己也是廣大群眾中的一員。
「小販中心裡的民眾有來自各種背景及年齡的,尤其是年長者,因此為準候選人提供很好的攝影機會和宣傳環境。」

陳欽亮(左)日前走訪勿洛轉換站熟食中心。(檔案照)
南洋理工大學政治學者陳添金博士補充說,小販中心是任何國人,包括學生、上班族、家庭、獨居長者都會聚集的地方,因此也是准候選人可以「試水溫」嘗試了解自己知名度或是聆聽坊間普遍聲音的地方。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陳恩賜副教授同意說,准候選人走訪小販中心無需申請競選執照,因此他們可以更早就走訪,以增進公眾對他們的認識與觀感。
黃國松:與公眾見面最佳方式
周六(19日)走訪高文城熟食中心的黃國松受訪時說,走訪小販中心是他可以親身與公眾見面的最佳方式,可以與大家握手、合影,增進大家對他的認識。
「小販中心是國人都能一起坐下來享用各式各樣美食的地方,因此是我國寶貴的共同場所。我希望這樣的『風景線』能一直代代相傳。」

尚達曼日前走訪達曼裕廊小販中心。(檔案照)
熱愛新加坡美食的黃國松透露,他在決定參選前,每周約五次會到不同小販中心去吃美食,如中峇魯的干撈麵薄、勿洛南的油雞面、竹腳的印度羅惹或芽籠士乃的椰漿飯。
陳欽亮:多數人都認得我
陳欽亮則說,他喜愛的新加坡美食包括炒粿條、叻沙、福建面、印度煎餅、蘿蔔糕及目前最愛的魚丸粿條湯。
他決定參選前每周約兩三次會到宏茂橋第724座或區內的其他小販中心,偶爾也會步行到離住家不遠的三巴旺山熟食中心。
「小販中心是我可以和構成我國人口核心的一般市民見面的最佳場所。當我走訪時,小販和食客都會熱情歡迎我,聽到我用潮州話時,他們更是高興。
「有很多公眾會與我合照,並表示會支持我、投我一票。我發現大部分的公眾都認得我,應該是因為我在職總英康30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