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被遺落在新加坡的小英國 感受讓人時空錯位的英倫風情

2020年12月07日   •   5萬次閱讀

20世紀早期興建的實里達空軍基地,如今發展為航空園,工業園內還有濕地公園、特色餐館,是另類休閒勝地。走在以英國地名命名的街道,欣賞建在地勢高低起伏的黑白別墅,周圍是種植了榕樹、雨樹、鳳凰木、黃金花灑、鐵樹等高大樹木和整齊鮮綠的草坪,像走進一幅英倫風景畫。

翰士德濕地公園的蒼翠樹木和一池睡蓮,加上英殖民地時期留下的別墅,讓人身心舒暢,忘記這裡是工業區。

第一次來到實里達航空園,感覺時空錯位,仿佛走進被遺落在新加坡的小英國。單是街道名稱就足以讓人產生錯覺,再看那錯落有致的黑白別墅,蒼翠高大的樹木和寬敞整齊的草坪,真以為自己置身在英國某處的鄉間。

修復好的黑白別墅,被改裝成餐飲場所。

實里達航空園的前身是實里達空軍基地,是大英帝國時期英國人留下的設施與建築群。既然是英國人打造給英國軍人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儘可能把它設計得像英國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定神細瞧這些房子和周邊花草樹木,還是能辨別其差異。熱帶島國所栽種的樹木,和四季分明的英國畢竟不同,放眼看到的是榕樹、雨樹、鳳凰木、黃金花灑、鐵樹,甚至榴槤樹,不是英國的橡木、榆樹、櫸樹等。別墅的功能樣貌,也是配合熱帶氣候設計的。

這一帶的街道名稱,最容易讓人誤以為自己在倫敦。橢圓區(The Oval)目前還保留的倫敦地名包括海德公園門(Hyde Park Gate),翰密頓坊(Hamilton Place)和柏巷(Park Lane)等。

從舊地圖知道這裡原來還有牛津街(Oxford Street)、勵精街(Regent Street)、貝克街(Baker Street)、騎士橋(Knights Bridge)、必卡利里(Piccadilly)、杜克街(Duke Street)、貝斯沃特(Bayswater)等,全都是熟悉的倫敦地名。

倫敦市郊的翰士德荒原是倫敦人游泳的好去處,實里達的翰士德濕地不能游泳,卻有一池供人欣賞的睡蓮。

就連今年4月才正式對外開放的新景點翰士德濕地公園(Hampstead Wetlands Park),名字也源自英國倫敦著名景區翰士德荒原(Hampstead Heath)。新濕地公園旁的道路,原本就取名翰士德花園(Hampstead Gardens)。

倫敦的翰士德以英國19世紀浪漫詩人約翰·濟慈(John Keats)的故居Keats Grove而聞名,濟慈是在那裡愛上他眼中的女神范妮·布朗(Fanny Brawne),為她譜寫許多情詩。

離濟慈故居不遠的翰士德荒原,則是倫敦市郊最出名的游泳勝地,那裡有三個天然戶外泳池,是倫敦人暫別城市喧囂,走入大自然和游泳的好去處。

首個工業區內濕地公園

實里達的翰士德濕地公園也有個被樹木環繞的大水池,但不是供人游泳,而是讓人駐足觀賞一池白睡蓮和捕捉各種鳥類的蹤影,或在池邊木板步道上靜靜地觀察濕地自然生態。在這裡,除了各種鳥類,還可以看到蝴蝶、蜻蜓、魚龜的蹤跡。

這個占地3.23公頃,由國家公園局和裕廊集團(JTC)攜手打造的綠色空間,是新加坡第一個設立在工業區內的濕地公園。據了解,國家公園局正與社區攜手綠化我國的工業區,未來10年在全島各處的工業區栽種10萬棵樹木,讓新加坡成為名副其實的花園城市。這麼做既可降低地球暖化所造成的氣溫上升,也可改善工業區的空氣素質,還能美化整體環境,讓身處其中的工作人士身心舒暢。

翰士德濕地公園原來是實里達高爾夫球場的一部分,是當中地勢最低的,因此經常積水。英國政府在1970年代把實里達空軍基地交給新加坡政府後,實里達高爾夫球場保持營運,直到2007年才關閉,原因是政府準備把這裡發展成航空園。

高爾夫球場停用後,低洼部分因積水形成水池,周遭長出一片小樹林。在打造濕地公園時,國家公園局保留了樹林部分,並栽種更多本地樹木鞏固濕地的自然生態,為那裡的蝴蝶、蜻蜓、鳥類提供足夠食物。

橢圓區樹木蒼翠,草坪如茵,配上一棟棟小別墅,洋溢著英國風情。

餐館林立的橢圓區

到翰士德濕地公園玩,可沿著濕地周邊的步道,一邊觀賞步道兩旁的花花草草,一邊悠哉地走到實里達航空園的橢圓區(The Oval)。這裡新開的餐館林立,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遊樂場,其滑梯設計仿造螺旋槳飛機和機場控制塔,敘述著實里達作為我國航空發源地的歷史。

橢圓區內的32棟黑白洋房,一部分已經修復原貌,或改裝成有特色的餐飲場所,例如Youngs酒吧餐館、帝威潮州菜館、The Summer House及Wheeler's Estate等。

有些別墅則供人租用,可舉辦婚禮、生日聚會、孩子滿月禮等。記者到訪的那個星期六,便看到有人在餐館裡辦婚宴,另一棟別墅則正在舉行馬來婚禮,盛裝出席的賓客,散落在別墅周圍園地。

裕廊集團先在2016年修復六棟別墅,去年年底再修復13棟別墅,由於每棟別墅四周都有寬敞的草地和戶外空間,因此很適合辦各種活動,例如放映戶外電影,舉行小型市集和嘉年華會等,但這一切恐怕得等到疫情之後。

橢圓區邊緣的木板步道,是觀看小型飛機起飛或降陸的地方,步道旁供人歇腳的桌椅板凳,也是按照航空園的主題來設計的。疫情期間,機場的活動相對少,那就不妨在這裡坐看雲起,放空自己。

實里達航空園目前還保留一些英國人留下的街道名稱,例如貝克街。

實里達機場曾讓客機使用

20世紀之初,大英帝國以殖民者姿態,在遠東地區尚有龐大商業和政治利益。這些利益最初受到英日聯盟的保護,雙方締造的協議規定任何一方捲入戰爭,另一方會保持中立,不介入戰事。

但是協議的有效期只到1923年,英殖民地政府因此必須在協議到期前,做出新的布防安排,保護英國在遠東地區的利益。這便是英國人興建實里達空軍基地的歷史背景。

經過一輪勘察篩選,殖民地政府決定把海軍基地建在三巴旺,空軍基地設在實里達,並在1921年獲英國政府的審批,但興建工程卻拖延到1926年才開始。

空軍基地最重要設施是能讓戰機起降的機場,這在當時是相對新的設施。像倫敦這樣的大都會,也是1920年才在克羅伊登(Croydon)興建英國的首個商用機場。

橢圓區邊緣的木板步道,是觀看小型飛機起降的地方。

實里達空軍基地在1928年開始運作,1930年正式開幕。它不是新加坡唯一的空軍基地,因為殖民地政府後來在登加、三巴旺和樟宜興建空軍基地,但實里達是當中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和完善的機場。

新加坡還未建商用機場時,實里達空軍基地曾允許商用客機在那裡降陸和起飛。昆達士航空公司與荷蘭皇家航空公司(KLM)最早往返歐洲和新加坡的航班,都是從實里達起飛或降陸。1930年代時,要從新加坡飛往歐洲阿姆斯特丹,需要五天半時間。當時的飛機還無法長途飛行,必須在不同國家降陸、停留和過夜,才能飛到目的地。

實里達機場啟用後,就曾經從歐洲迎來不少名人,例如英國先驅女飛行員艾米·詹森(Amy Johnson),集演員、劇作家、作曲家於一身的諾埃爾·科沃德(Noel Coward)和國際巨星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等。

膠園沼澤地變身小英國

地處島國東北部的實里達,過去被視為「烏魯」偏辟。已故總統王鼎昌1970年代購買的第一棟房子在實里達山(Seletar Hills),他曾說朋友一聽到他住實里達,都驚訝萬分,不願造訪。

實里達有條實里達河,沿海地區是沼澤地,被開闢為園丘後,最早種的是甘蜜、胡椒和咖啡。20世紀初,買下這一地段的武吉三巴旺樹膠有限公司把這裡變成橡膠園。

實里達的名稱,據說是源自生活在柔佛海峽沿岸「海人」中的「實里達人」(Orang Sungei Seletar)。《馬來紀年》則記錄了新加坡的馬來統治者「伊士干達沙」(Iskandar Shah)1401年逃避爪哇軍隊的追殺時,是從實里達河逃到馬來半島。

根據《沿著實里達河》一書的考證,負責興建實里達空軍基地的英國總工程師伍德(C.E. Wood)遲至1927年才抵達新加坡。他是在17名英國工程師,1500名馬來和華人勞工,以及5000名來自印度的客工協助下完成這項龐大工程。勞動隊伍中包括為數不少的「山水婆」,她們負責挑洋灰,因此被冠以「洋灰西施」(Concrete Lizzies)的雅號。

勞工們除了清理森林,砍伐橡膠樹,還須要從其他地方運來大量泥土填平沼澤地。不少勞工在惡劣的環境中染上瘧疾,就連伍德也染上霍亂。

英國人所設計的實里達軍營,完成後很像英國的漂亮鄉間。這裡的大約200棟黑白屋,建在高低起伏,猶如山丘幽谷的地勢上,並鋪上綠草,種上各種花草樹木。營內所有街道都冠上英國地名,顯然是要在熱帶島國營造濃濃的英國氛圍,慰藉英國軍人的思鄉情。

為捍衛英國遠東利益而建的實里達空軍基地雖在1930年代便投入運作,但當真正面對敵人來襲時卻完全沒有任何戰鬥抵禦能力。據說日軍攻占新加坡時,基地內只有18架「颶風」型戰機,空軍和海軍的主力部隊全在捍衛英國,新加坡很快落入日軍手裡。

日軍投降後,英軍又回到實里達,從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有超過2000戶英國皇家空軍人員和他們的家屬住在這裡。1971年3月31日,英軍把空軍基地和所有設施交還給新加坡政府,為這段歷史划上句點。如今,這裡變成了航空園,留下的設施則成為國人休閒的新去處。

記者:謝燕燕 攝影:謝燕燕

555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72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