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免費車票作為「誘餌」,民眾紛紛積極響應環保,循環塑料瓶。(路透社)
環保議題幾乎天天都會出現在媒體上,但多數依然流於紙上談兵,不像今早紅螞蟻看到的這則新聞,真的可以幫到民眾省錢,又起到環保作用。
義大利羅馬市交通公司ATAC近期推出的最新環保政策,可讓民眾用回收塑料瓶的方式,免費換取地鐵車票。這種「省錢的誘惑力」極大,成功引起民眾的積極反響。
新的環保政策是在三個地鐵站內放置塑料瓶回收機器,只要民眾在回收箱內投入足夠塑料瓶就能換取免費車票。

(路透社)
據悉,只要循環30個塑料瓶,就可換取一張免費車票,乘車時間為100分鐘。想必聽到如此讓人眼前一亮的獎勵,估計滿大街被人隨地丟棄的塑料瓶,都會讓人看了「兩眼發金光」,立即就被撿走吧。
這個政策是今年7月啟用的,迄今為止已經收集了35萬個塑料瓶,平均每天回收2萬個塑料瓶,平均一人循環15至20個瓶子。這證明了好的獎勵的確能夠有效吸引到群眾響應。

(AP Photo/Gregorio Borgia)
當然也有一些鶴立雞群的人士,不知道是出於對環保的積極性,還是對免費車票的積極性,在少於20天內,竟收集到3千500個瓶子,相等於175張免費車票。
紅螞蟻算了一下,發現這名積極人士至少包攬了將近292個小時(約12天)的免費乘車時間。在羅馬,一張地鐵車票是1.5歐元,如此一換算,竟能省下大約262.5歐元(約400新元)。

民眾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掃描條碼記下循環塑料瓶記錄。(路透社)
ATAC也表示,這項措施受到很大的反響,因此會全面擴展,在各個地鐵站內都擺放塑料瓶回收箱,呼籲更多民眾響應環保。
深蹲換車票,強身健體又省錢?
其實塑料瓶換車票這種主意並不新奇。去年在國外也有不少官方和非官方單位利用這種構思來吸引民眾響應某些運動。

2018年印度尼西亞政府為鼓勵人民環保,推出「循環塑料瓶換取免費巴士票」的活動。(法新社)

同樣在2018年,俄羅斯政府則推出「在2分鐘內深蹲30下可換免費車票」活動。(網際網路)
今年4月,新加坡一家保險公司也在淡賓尼(Tampines)地鐵站和政府大廈(City Hall)地鐵站設立了「蹲坐挑戰」機器,只要在40秒內完成20個深蹲就能夠免費換取一張當天的單程地鐵票。

據報道,5天內就有600人挑戰成功。(保誠保險公司)
據說,這個深蹲挑戰機器的標準是相當嚴格的,一律沒做到標準的深蹲動作,一概作廢不算,而且一天只送出200張車票。
同樣是換取免費地鐵票,將羅馬的新環保政策與這個「深蹲挑戰」相比較,顯然是回收循環塑料瓶完勝。
「蹲坐挑戰」標準設得那麼高,還是體力活,膝蓋不好的老人家根本就不能參與。而且還必須在40秒內做完20個深蹲,你看人家俄羅斯的設計就比較人性化時間也較充裕,2分鐘做30個,看來這項措施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目的只是想激發公眾維持健康生活而已,送免費車票只是「舉手之勞」,順便獎勵獎勵。
說回新加坡,一天內只能送出200張車票,也難怪主辦方要將標準提到這麼高了,物以稀為貴嘛。
在投擲塑料瓶與深蹲之間,紅螞蟻肯定選擇用細小的雙手「滾」塑料瓶。人家羅馬送的免費車票還是100分鐘車程的那種,很可能就是來回都可以使用的車票,挺大方。再看看本地「蹲坐挑戰」的車票,只限制當天使用,而且是單程車票。
新加坡地鐵車資眼看年底就要漲7%(每趟多付一角錢)了,紅螞蟻建議交通部與環境部不妨攜手合作,在地鐵站推出這類「回收塑料瓶換取免費地鐵車票」的機器,一石二鳥。既能幫新加坡保持環境整潔的形象,又能讓手頭緊的國人有多一種途徑能免費乘坐地鐵,何樂而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