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的抗疫時鐘時間進入2021年9月,在上一個月,因為國慶慶典以及全民疫苗接種率超過80%里程碑,新加坡人累積的自豪感與自信感仿佛一夜間「風雲變色」,冠病的社區傳播持續擴大,日感染病例從三位數的1XX一路竄升至8XX,四位數看起來也並不遙遠。
衛生部也改變了每日疫情的公報慣例,不再公布每日非關聯病例數字,這一做法甚至引來總理夫人何晶在臉書上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而且公報時間越來越遲,9月11日的數字公報甚至超過了午夜12點。
也正因如此,網上輿論沸沸揚揚,「新加坡躺平抗疫」「在沉船前趕快跳船離開」……

雖說謠言止於智者,但「三人成虎,好消息不出門,壞消息傳千里」,更何況我們生活在網絡資訊發達的地球村。而解惑的最佳方式就是與當(主)事人直接溝通,我因此直接聯繫了衛生部的王乙康部長。以下就是我與乙康部長溝通的簡訊節錄:

部長原話翻譯:
我認為,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已經意識到,Delta變異病毒不可能被完全消除。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已經處於封鎖狀態,但仍然無法阻止感染人數上升。
他們也認清現實,正在複製新加坡正在走的抗疫路線圖:接種疫苗,實現高覆蓋率,然後逐步開放。
我們(新加坡)的病例感染率約為每天每 10 萬人中有 7 人,它低於大多數歐洲國家,更遠低於英國和美國,而所有這些國家都在沒有讓醫療系統崩潰的前提下恢復正常生活。
我們希望能克服這一波疫情衝擊,並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可持續的平衡。(新增病例)
數量之多令人擔憂,但關鍵是要觀察重症人數,確保極少數人需要進入重症及加護病房。因此,接下來的 2-4 周至關重要,因為我們會密切監測病例入住 ICU 的情況。

這是本周末的一次私下對話,部長很忙很忙,甚至在回復簡訊時都在爭取時間。「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今年4月剛火線上任,剛實現疫苗接種率80%觸線,又面臨這一波疫情反撲,還沒過他的52歲生日,乙康部長額頭上的皺紋又深了許多,令人心疼。
以下,就從我個人的理解角度,來說一下在抗疫過程中,新加坡政府非一般的工作方式及態度吧:
第一, 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充分的準備,打最有把握的仗。這是一場疫情曠世危機,病毒不斷變異升級,光靠疫苗來終止疫情已經成為不可能的任務。此時新加坡政府的態度就是必須誠實,與人民坦誠相待。因此政府抗疫跨部門小組會強調這波疫情可能出現的最壞結果:日感染病例達到4位數,更多長者或幼童可能患重症甚至死亡。
新加坡政府已經為這一最壞結果做好充分準備,這包括:準備額外加護病房床位,擴大居家護理計劃,以及因為病例激增而對現有醫療體系造成衝擊甚至崩潰之前再次調整全國防疫措施。
在地方性流行病的定義下與冠病共存,這是新加坡的抗疫新階段路線圖,而我們正在打一場有把握的仗。

(圖源:Unsplash)
第二, 少說空話,多做實事。新加坡有著第一世界的傑出政治家與公務員團隊,很多時候的工作就如「鴨子划水,水面下努力」,衛生部的公務員團隊編制是有限的。隨著最近的病例激增,相關人員的工作量也倍數擴大,一個緊密接觸者的追蹤工作就需要耗時2個小時。也正因如此,我們更要理解衛生部調整每日疫情公報流程的難處。
行文至此,我衷心希望每一位生活及工作在獅城這片土地的人民,在這一場全民戰疫中,無論您的國籍,無論您的種族,請一起發揚大我精神,履行公共責任,最近的2到4周,把個人的防疫措施做足200%,減少非必要的出行及聚會。希望將來有一天你回憶起2021年金秋九月,你能自豪地說出那段聖經里的名句: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

感謝作者楊瀚森,微信號:瀚森專欄(WeChat ID:HansonSingapore)授權新加坡眼發表。原文標題為:楊瀚森 | 獅城抗疫:那最美好的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