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姿彥以自己的抑鬱症經歷,鼓勵大家正視心理健康問題,也不要害怕尋求幫助。
(新加坡訊)董姿彥首度自揭患抑鬱症,學習對自己寬容。
董姿彥昨天推出新歌《等睡醒以後》,接受《聯合晚報》訪問時談到疫情讓許多人心情煩躁,包括她自己無法現場演唱,心裡有很多不安,並首度透露其實患有抑鬱症。
「其實我青少年時期情緒就經常時好時壞,當時以為是自己比較敏感。後來感情不順,事業沒有成就,也以為因此影響情緒。可是2018年(《中國新歌聲》比賽之後),我的事業處在高峰,婚姻生活美滿,可是還是情緒低落,有時根本無法起床,完全沒有動力做任何事情。那時候的想法很負面,覺得既然已達到人生高峰,接下來就只有往下走,那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有抑鬱症。」
去年年初,她開始看心理醫生,發現不僅有抑鬱症,還有輕微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她說:「我有很長一段時間認為自己很懶惰,不上進,因為一直無法集中精神做好一件事情,例如鋼琴沒學好,現在知道是因為ADHD,我學習對自己寬容許多。」
董姿彥之前覺得患抑鬱症是很私人的事情,所以沒有透露,不過最近發生的校園命案喚起大家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她因此不介意公開自己患病,希望藉此鼓勵大家正視心理健康問題,也不要害怕尋求幫助。
她分享:「一開始每周看心理醫生一次,後來減少到兩周一次,現在一個月一次,情況絕對有進步。」

董姿彥。
《等睡醒以後》第一次嘗試作曲
董姿彥唱爵士歌曲深受歡迎,但她去年重新演繹《瀟灑走一回》,以空靈唱腔為歌曲披新裝,新歌《等睡醒以後》再次顛覆自我,迷幻電音色彩讓人驚喜。
她笑說:「從《瀟灑走一回》,我已經慢慢脫離爵士,我內心叛逆,哈哈!其實做多樣性嘗試一直是我的個性,只是《中國新歌聲》希望歌手有一個標籤,我當時也簽約唱片公司,有一個定位比較容易宣傳,我的定位就是爵士。」
《等睡醒以後》唱出是否該出走的掙扎,她坦言當年《中國新歌聲》比賽結束後,有考慮到中國大陸發展,但後來沒有「出走」,她說:「我先生是劇場導師,他想留在這裡,他對本地年輕人的藝術教育有熱忱,而我不覺得我的理想和抱負比他偉大。我珍惜兩人在一起,就留下了。」
這首歌由董姿彥作詞,董姿彥和本地音樂才子林宇(Charlie Lim)聯手作曲。這是董姿彥第一次作曲,她笑言是被林宇「逼」的。「我說我不會作曲,提議他作曲,我填詞,他卻一直鼓勵我『你可以的,就像你唱爵士一樣,即興創作』。」
董姿彥希望這首浪漫中帶溫暖的歌曲,能讓大家緩下情緒,不必急著做選擇,一切可以「等睡醒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