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中國疫情後進一步放寬入境限制,前往中國旅行人數預計激增,外國人在中國消費付款成為更受關注的痛點。新加坡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瞄準電子支付需求及巨大商機,紛紛推出掃碼付款服務。
本周五(4日)起,華僑銀行(OCBC)銀行客戶可以通過手機應用掃描銀聯(UnionPay)QR碼,在中國、馬來西亞、泰國和香港等47個市場,付款給零售商。這是繼星展銀行後,第二家讓客戶在中國掃碼付款的新加坡銀行。
根據華僑銀行星期二(1日)發布的文告,客戶支付款項將從銀行帳戶中直接扣除,每日頂限是1000新元。交易前手機應用會顯示兌換率,交易無須支付其他費用。
星展銀行去年推出類似掃碼付款服務,讓PayLah!應用用戶掃描銀聯QR碼付款,應用將自動處理貨幣轉換交易。用戶可在銀聯在全球各地的4000萬家商戶使用這項服務。
另外,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Aleta Planet已在幾年前與銀聯合作,讓消費者憑虛擬卡在中國進行銀聯QR碼支付。該公司指出,銀聯QR碼支付在中國超過1600萬家商戶均可使用,還可以在中國以外的31個國家和地區使用。
大華銀行受詢時說,該行向來支持跨境電子支付舉措,特別是東南亞區域市場。大華銀行集團個人財務服務部主管陳光鈺說:「作為區域業務規模最大的新加坡銀行,我們將繼續以便捷、無現金的轉帳和付款方式,為客戶在東南亞區域的旅遊和零售消費提供便利。」
中國政府宣布,從7月26日午夜零時起,恢復對持普通護照到華經商、旅遊觀光、探親訪友和過境的新加坡公民15天免簽入境政策。
在中國恢復對新加坡公民的15天免簽證入境政策後,前往中國旅行人數預料激增。然而,中國目前以電子支付為主要支付方式,很少商家接受刷卡或現金支付。這使得為外國消費者提供電子支付服務愈發重要。
華僑銀行指出,推出這項功能是因為QR碼支付在全球日益流行。根據市場研究諮詢公司Future Market Insights的報告,今年全球QR碼支付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55億新元( 526億令吉),到2033年預計超過740億新元(2512億令吉),年復合增長率為16.9%。
華僑銀行環球個人銀行總裁郭斯強說:「我們期待掃QR碼付款,成為較小數額零售購物的主要支付方式。尤其中國恢復免簽入境政策和杭州亞運會等大型活動接踵而來,新中兩地旅客預料增加,我們相信客戶會喜歡這個無縫支付方式。」
銀聯國際新加坡國家經理劉可薇說:「越來越多新加坡居民將移動支付視為一種快速、安全和無縫的支付方式,我們很高興與華僑銀行建立數碼合作夥伴關係。」
另一方面,中國兩大電子支付平台微信支付和支付寶,近期陸續開放商戶網絡給威世(VISA)等國際卡組織,讓境外用戶能綁定國際信用卡和轉帳卡,在中國進行無現金支付。
這將極大提升外國消費者在中國的消費支付體驗,並象徵中國金融服務的進一步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