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79歲老商人40年前跑步不適被診斷「無症狀心臟病」後,這些年來被嚴重心疾困擾得裝八個支架保命,直到兩年前裝上可提前發出「預警」的植入式心臟監護儀,如今不僅每天跑步6公里,還能繼續工作出差。
當時39歲的王長純一次跑步時突然感到胃痛和噁心,他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說:「當時以為是胃病犯了,就沒在意,直到症狀惡化到需要看醫生,我才被診斷為大規模的心臟病發作。」
想到自己沒有家族病史,還多年堅持運動,發病時也沒胸痛,王長純說:「我實在沒想到會是心臟病,不過還好就醫及時,沒有造成永久性損傷。」

王長純約兩年前在斐瑞醫院通過手術裝置了植入式心臟監測儀。
之後的近40年里,他被診斷患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疾病,心臟血管堵塞嚴重至他在1989年需要接受四重心臟搭橋手術,外加數次血管成形手術(angioplasty)以及放置了八個支架,才能保持心臟的血流暢通。
這樣提心弔膽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兩年前,當王長純40年以來的主治醫生斐瑞醫院心臟專科顧問林國泰醫生提出一個更長久的解決方案。由於王長純已經年近八旬,如果下次心臟病發作不能及時就醫,他極可能就此喪命。
林國泰醫生因此向他介紹了植入式心臟監護儀(AngelMed GuardianSystem)——世界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植入式心臟病預警裝置。植入過程與起搏器相似,裝置在5年壽命內,能全天候監測病患的心臟活動,並在檢測到異常和心臟病發作時發出「預警」,提醒病患緊急就醫。

王長純通常每早都在跑步機上跑步鍛鍊五至六公里。
王長純77歲時成為首位配置植入式心臟監護儀的新加坡人。兩年過去了,他的生活有了顯著改善。
「我不再每天害怕『無症狀心臟病』再次發作,我因為覺察不到而耽誤就醫,所以也自信了很多。」
如今,他多數早上都要跑步五六公里,也依舊堅持工作。他說:「國境重開後,我又恢復出差了。」